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涂装工艺】DMU车体涂装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知识中心 > 工业涂料 > 【涂装工艺】DMU车体涂装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涂装工艺】DMU车体涂装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特别是中东地区的高气温环境、高盐雾、高强度紫外线、多风沙的环境状况,与国内轨道车辆运行环境状况截然不同,这使得国内可借鉴的涂层设计和施工经验较少,增加了项目设计难度和风险。同时根据项目合同规定,中东地区动车组涂装过程需执行国际铁路联盟(UIC842-1、2、3、5、6)标准,同时按照公司IRIS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将动车涂装定为特殊过程,对涂装体系进行特殊过程识别、验证、确认。最终确定了一套合理的涂层组成和涂装施工工艺,满足了动车组涂层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要求。

2 涂装配套体系选择

2.1 环境参数及运行条件

2.1.1 环境条件

  1)环境条件

  最高荫温(夏季):55℃

  最高日光下温度(夏季):80℃

  平均相对湿度(夏季):26%

  最低相对湿度(夏季):10%

  最低温度(冬季):-10℃

  平均相对湿度(冬季):75%

  最高相对湿度(冬季):90%

  环境特点: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多尘、风暴

  2)要求满足160Km/h速度运营需要,在-10℃~+80℃温度区间漆膜表面无失光,无裂纹,涂层附着力良好。并保证在车辆交付使用后的一个大修期内涂层运行状态良好。

2.2 车体涂层选择

  动车组设计由2动8拖(一等座车1/二等座车3/卧车3/餐车1)组成,动车主要由碳钢车体(Q355GHH、Q235、Q345)和玻璃钢头罩组成,拖车设计为碳钢车体(Q355GHH、Q235、Q345)。要求设计的涂层不仅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也要有良好的抗高温、抗紫外线辐射、抗风沙能力,同时考虑到海运阶段涂层的耐盐雾性能,确定了车体外皮复合涂层主要由双组份环氧底漆+不饱和弹性聚酯腻子+双组份聚氨酯中涂漆+双组份聚氨酯底色漆+双组份聚氨酯清漆组成。

2.2.1 双组份环氧底漆

  选用双组份环氧磷酸锌底漆,厚度参数控制60~80μm,底漆由环氧树脂、磷酸锌和钛白粉防锈颜料及聚酰胺固化剂等组成,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铬、镉等重金属原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防锈性能、耐腐蚀性、耐水性及抗化学试剂性。同时底漆通过了耐150℃,2h高温及500h的耐盐雾性能测试。

2.2.2 不饱和弹性聚酯腻子

  考虑到动车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夏季高温、高风沙的环境特点,考虑车体高速运行过程中的震动会造成涂层脱落的风险,经过比较分析后选用柔韧性能较好的不饱和弹性聚酯腻子。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腻子施工厚度≤3mm,对局部厚度超过3mm的进行了小样板试验。从第三方检测报告可以看出,车体局部的腻层厚度低....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TPM管理在涂装装备智能化升级中的探索优化 下一篇:不锈钢件涂装前处理工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