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与应用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与应用
郑毅,崔昭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51)
0
引言
当今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推进全球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对于涂装业来说,更是迫切需求环保涂料和无公害涂装工艺。由于粉末涂料几乎不含VOC,而且回收利用率高,此外,粉末静电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明显优于喷漆工艺,成本也在同效果的喷漆之下
[
1
]
。目前,在家用电器、机械仪表、厨具、家具、汽车、建筑材料、园林设施、交通设施、管道防腐等诸多领域,粉末静电涂装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增长趋势
[
2
]
。
本文总结了粉末静电喷涂的原理特点和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静电喷涂设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功效以及相应的技术特点。
1
粉末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1.1
粉末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
粉末静电喷枪是实现喷涂作业的重要工具,通过使用喷枪将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表面。具体的工作原理是:静电粉末喷枪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当喷枪电极接通高压静电后,赋予喷枪端部较高电压,由喷枪端部针状电极的电晕放电,使空气发生电离。同时粉末涂料由供粉系统中的空气动力将其输送至喷枪喷出,雾化的粉末在电晕放电区捕获负电荷成为带电微粒,使粉末涂料颗粒带上负电荷。待涂工件接地,喷出的粉末涂料与工件之间产生高压静电场。在气流和电场的作用下粉末涂料按照受力的方向飞至待涂工件,受库伦静电引力的作用吸附在工件表面,当工件上的粉末积聚到一定厚度时,发生静电相斥,粉末便不再堆积。然后再经过加热熔融、流平固化形成均匀、光滑、平整的涂层,来满足喷涂要求
[3-5]
。
1.2
粉末静电喷涂的特点
粉末涂料是一种粉末状无溶剂的涂料,是由特制树脂、颜填料、固化剂及其他助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通过热挤塑和粉碎过筛等工艺制备而成,总的分为热固型和热塑型2类
[6]
。该涂料几乎不含挥发性有机物VOC,利用率高,固废物少,回收率高,是一种当之无愧的绿色环保型涂料;粉末静电喷涂的优势也很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7]
:
1)高效节能性:一次喷涂即可达到所需要的涂膜厚度,厚度均匀且容易控制,相较于传统的涂装工艺生产率可提高30%~40% ,能耗降低约30%,减少涂装次数,节省工件堆放等待的场地。
2)灵活适应性:大多数粉末涂料都可以采用静电粉末喷涂法进行喷涂,不受工件形状大小的限制;也可以同溶剂型涂料或电泳沉积涂料进行混合型涂装使用。
3)涂膜优越性:粉末涂料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溶剂型涂料树脂大,这样使得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化学介质性等性能比溶剂型涂料的好,具体表现为其耐酸、碱、盐腐蚀性要好,附着力高。
4)成品率较高:在未固化前,若工件有需要改善和局部漏喷的地方,可进行二次重喷,直到达到加工要求,成品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油漆工艺。
5)再利用率高:过喷的粉末可通过设备中的粉末回收系统进行收集并分离,再与新粉混合使用,回收利用率可达98%以上。
6)操作简单化:粉末喷涂工艺简单,只需预处理、粉末喷涂、固化等工序便可完成,简化了传统的多工序喷涂手段,且操作简单方便。
7)使用方便性:粉末涂料在常温下,贮存稳定,不需要像溶剂型涂料那样,随季节调节黏度,也不需要喷涂后放置一段时间,使溶剂挥发后再进行烘干。只需加热烘烤熔融固化,即可形成平整光亮的永久性涂膜,达到装饰和防腐蚀的目的。
2
粉末静电喷涂应用的发展历程及研发现状
2.1
国内外研发史
粉末涂料最早要追溯到1938年,欧洲尝试研究用金属火焰喷镀的方法,将聚乙烯作成塑料粉末用于金属制件的涂装。四十年代中期又研究了用塑料粉末涂饰物体表面
[8]
。1952年西德Knapsk Grieshein公司的盖梅尔研究成功流化床涂装工艺,首先实现了涂料的干法涂装,使热塑性粉末的施工工艺实现了工业化,但因其工艺局限性大,在之后的十年中并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1963年法国的Sames公司
[9]
研究成功了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和相应的喷涂设备,并于1968年在欧洲正式用于工业生产。自此,粉末涂料才真正进入了粉末涂装时代。尤其是到了1966年,美国颁布了《66》法规,开始对具有挥发性质且污染空气的涂料溶剂予以限制,而粉末涂料凭借其零挥发、无污染的优势迅速崛起
[10]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大批量的工件生产,随之建立起粉末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和研发出相对完整的成套设备,世界上各工业强国也都相继引入开发
[11]
。
相比于世界各工业强国,我国的粉末涂料发展起步较晚。1965年广州电器科研所成功研制了绝缘型环氧粉末涂料,并由常州绝缘材料....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