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超耐候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研究

知识中心 > 粉末涂料 > 超耐候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研究


超耐候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研究


超耐候粉末涂料用

聚酯树脂的研究

  汤明麟、应明友

摘要

为了提高对粉末涂料老化机理的了解,提升粉末涂料的耐候性能,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以间苯二甲酸(IPA)为主体酸,采用完全缩聚的工艺合成超耐候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对超耐候聚酯树脂进行热重(TGA)分析,对超耐候粉末涂料进行高压水煮、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UVB)测试,通过红外光谱(n—IR)、扫描电镜(SEM)探究了粉末涂料老化过程中官能团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TPM含量为2%、IPA含量为100%时,超耐候聚酯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佳,粉末涂料的老化机理主要为控制扩散论。

聚酯/TGIC体系粉末涂料的成膜物质主要是聚酯树脂,聚酯树脂的性能决定了粉末涂料的性能。聚酯树脂是采用多元醇、多元酸经高温缩聚而成的线型或轻微支链化的杂链高分子化合物。由于聚酯树脂分子结构限制。粉末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出耐候性能差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粉末涂料交联密度低,耐溶剂、耐热性差;粉末涂料成膜物质含有大量酯键易发生水解;粉末涂料含有少量羟基,易发生“β-消除反应”,产生不饱和键。粉末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光照、水分、氧气、化学介质和生物质酶解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失光、变色、粉化、起泡、脱落等老化现象,限制了粉末涂料的应用范围。

提高粉末涂料耐候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有机氟冷拼改性,将有机氟树脂与聚酯树脂共混挤出,因氟树脂与聚酯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差异,该方法制备的粉末涂料不能应用于平面粉;(2)有机硅冷拼改性,通过有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共混挤出,因硅树脂与聚酯树脂相容性差,硅树脂自聚倾向严重,该方法制备的粉末涂料易产生表面缺陷;(3)助剂共混改性.通过在粉末涂料体系中添加紫外光吸收剂、耐水剂等助剂,改善粉末涂料的耐候性,该方法制备的粉末涂料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失效的助剂通过粉末涂料内部的空穴迁移出粉末涂料[5],加速粉末涂料老化;(4)高耐候等级的颜填料复合改性,通过选用高耐候级别的颜填料,协同降低粉末涂料的颜基比、增加颜填料的分散性,形成致密、均一的微观结构提升耐候性,该方法对于粉末涂料的耐候性提升有限。

目前,报道的超耐候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多集中于国外企业。国内超耐候聚酯树脂鲜有报道。同时,国内外报道的粉末涂料微观老化机理多为自由基老化机理,该机理无法解释潮湿环境下,粉末涂料的使用寿命大幅度下降。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合成一种TGIC固化的超耐候粉末涂料用端羧基聚酯树脂,探讨不同单体、交联密度对聚酯树脂性能的影响,从而实现制备的粉末涂料兼具优异的耐候性和耐水性;并剖析了粉末涂料老化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和微观结构变化.提出了全新的粉末涂料老化机理。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所有原材料均为工业级。。

1.2 聚酯树脂的制备

将二元醇、二元酸和其他反应物料按表1配方量投入反应装置中,充氮气保护;升温至160℃时,开始出酯化水,继续升温至250℃保温,反应至酯化水达到理论值的95%;加入多元酸封端剂,240~250 ℃下反应40~50 min:逐步抽真空至50 mmHg反应40~60 min。降温至室温备用。

1.3 粉末涂料的制备

粉末涂料基本配方见表2。

按表2配方量称取聚酯树脂、固化剂、助剂和颜填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冷却,破碎。磨粉。用静电喷涂机将粉末涂料均匀喷涂于马口铁基材上,200℃/5 min固化后取出,冷却。

1.4 测试与表征

1.4.1 SEM测试

采用日立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电压3~5 kV,工作距离选择8 cm。粉末涂料通过喷金提高导电性,选用的喷金条件为真空,电流为15 mA,时间为10s.

1.4.2 红外测试的影响

采用日本岛津fi....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行业丨集装箱用粉末涂料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邦定金属粉末涂料的研究和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