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制己二胺前景可期
一项创新架起两条产品链
己内酰胺制己二胺工艺此前由于不具有经济性,一度发展前景不明朗。但随着其主要原料己内酰胺产能增长导致价格下滑,该工艺的经济性也正在显现。未来如果能够突破工艺的关键瓶颈,打通己内酰胺—尼龙全产业链,形成尼龙6与尼龙66“双龙驱动”的大型新材料产业集群,那么该工艺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经济性逐步显现
己内酰胺制己二胺工艺是己内酰胺与氨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氨基己腈,随后对氨基己腈加氢得到己二胺。该工艺由日本东丽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主要用于尼龙6工厂回收的己内酰胺次品或废尼龙等废旧原料的再生利用。因此,该工艺一直不具有经济性,业内关注较少。
作为该工艺的主要原料,我国己内酰胺的产能和产量自2010以来稳步增长,新增和扩增己内酰胺项目逐步增多,今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更呈大幅扩张之势,已新增年产能123万吨。至今年年底,我国己内酰胺年产能将达477万吨,面临过剩危机,市场价格也随之逐步下滑。
与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制己二胺相比,我国液体己内酰胺均价13800元(吨价,下同),己内酰胺制己二胺工艺路线原料成本为15000元左右;丁二烯价格为8000多元,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原料成本在11000元左....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