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直接出圈,化工新材料登陆火星

知识中心 > 更多行业知识 > 直接出圈,化工新材料登陆火星


直接出圈,化工新材料登陆火星


5月15日,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火星的环境是出了名的恶劣,那么,在“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背后,有哪些新材料扮演了重要角色?

超轻质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 密度更低防热效率更高

蜂窝增强轻质烧蚀防热材料

是空间飞行器防热的一员“老将”。“神舟”号载人飞船、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中,蜂窝增强轻质烧蚀防热材料都发挥了热防护的关键作用。

此次火星探测器上采用的是经配方优化设计的新型超轻质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

▲超轻质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 

与“前辈”相比,

此材料密度更低

防热效率更高

,并且可以根据承受的气动载荷分布进行变厚度优化设计,在保证探测器拐角部位能够耐受更严苛的气动载荷的情况下,让整个结构的材料更加轻质化。同时,探测器大底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确保在奔向火星过程中,即使承受高低温交变,也能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该材料密度约为0.36克/立方厘米,每平方米可承受1.5兆瓦的热流环境,可耐受火星大气以CO2(下标)为主的特殊气氛气动加热。探测器大底结构的直径达到3.4米左右,包括约70000个蜂窝格子,团队采用整体成型工艺,确保了在如此多....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直拉单晶的过程控制和硅片的检测工艺 下一篇:看足球的你,真的知道足球材料的演变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