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与橡胶的粘合
橡胶是一类具有高弹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模量较低,不同橡胶材料之间模量差异不是很大。但不同橡胶之间粘着性有很大差异。有些橡胶具有良好的粘着性,很容易粘合,如NR、CR、PU等;而有些橡胶的粘着性很差,很难粘合,如EPDM、IIR、Q等。这与橡胶的分子结构有关。
橡胶与橡胶粘合,在橡胶制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如混炼胶的自粘,不同未硫化胶的互粘,在多层或多部件构成的制品加工过程中,层间或各部件之间需要有良好的粘合,才能保证成型工艺的顺利进行。另外硫化橡胶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之后的修补,由硫化橡胶制备复合制品时,均要采用相应的粘合技术。
第一节未硫化橡胶之间的粘合
未硫化橡胶是指还没有交联的橡胶,包括生胶和混炼胶。由于没有交联,未硫化胶中橡胶分子链仍然是线性结构,在橡胶的良溶剂中可以溶解,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分子活动能力,因此未硫化胶粘合比较容易实现。但对EPDM、IIR、Q等粘着性差的未硫化胶,需要争取一定的粘合技术提高其粘合效果。对NR、CR、PU等易粘的胶料,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就能实现良好的粘合。
一、未硫化胶的表面性质
由于未硫化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容易变形,具有表面张力,但橡胶尤其是非极性橡胶的表面张力较小,表面自由能不高,所以未硫化胶表面的吸附性不是很强。极性橡胶表面有极性,表面张力较大,内聚能密度大,吸附性要比非极性橡胶强。同为非极性或极性的未硫化胶之间,由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较小,两表面之间容易达到润湿状态,可以实现充分的接触,而且由于相容性好,两表面分子之间容易扩散和渗透,形成较厚的过渡层,甚至过渡层消失。因此未硫化胶的表面性质是有利于粘合的。
二、未硫化胶的自粘性及影响因素
未硫化胶的自粘性是指胶料的粘性,是两个同质胶片在小负荷、短时间压合后,将其剥离开所需的力或所做的功,剥离力越大,粘性越大,自粘性好,胶片之间不需增粘就可以很好地粘合。
未硫化胶的自粘性取决于胶种的性质及工艺条件。橡胶品种不同,其分子链的柔顺性不同,活动能力也不一样,自粘性也不同。一般来说,未硫化胶的自粘性受橡胶分子链的柔顺性、饱和性、分子量大小、断链后自由基的活性、结晶性、极性....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