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模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招生课程表过后,文章更精彩:
模压制品:是指在平板硫化机上用模具成型和硫化的中小型橡胶制品。
橡胶模压中出现的反映在不同制品的同一类问题,如:缺胶、鼓包等。由于橡胶材料的种类、批次、产地不同、机台、操作者不同、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缺胶
表现为表面(全部或局部)疏松、麻面或有空洞,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1)
加料量不足
为保证每穴制品不缺胶,应准确确定用料量,加足料量并反映在工艺文件内;
(2)
压力不足
,胶量不能充满模腔,应适当增加压力。
(3) 胶料流动性太差 。在制品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可调整胶料配方,增加可塑性。工艺上适当增加压力或者在模具表面涂洒一层硬脂酸锌、硅油一类的润滑剂。
(4)
模具温度过高
,胶料部分焦烧,流动性降低。应适当降低装料时的模具温度,但不应过多,否则模温在规定时间内升不到硫化温度而使整模胶料报废。硅橡胶可在较低温度下装料。
(5)
胶料的焦烧时间太短
应改进配方,提高胶料的耐焦烧性能。
(6)
装料
合模速度太慢
,引起焦烧,应提高操作技术。
(7) 坯料安放位置不当,使得胶料不易充满模腔。
(8)
模具结构不合理
,也会使胶料不易充满模腔如:对于狭长制品,应便于制品长度方向与加压方向垂直。
(9)
加压太快
,胶料在未充满模腔之前就被挤出模外,使飞边增厚而制品缺料,应减慢加压速度,是胶料在压力下缓缓流入模腔。
对合线开裂
表现为啓模后在模具对合处制品开裂,有时飞边内缩现象(俗称抽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1)
压力不足或压力波动
使硫化过程中胶料模腔内部压力大于硫化压力。而使模具稍稍涨开,引起制品开裂,应检查压力或者检查压力波动原因。
(2)
硫化压力过大
胶料被....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