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听论文丨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在轨道减震器制备中的应用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听论文丨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在轨道减震器制备中的应用


听论文丨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在轨道减震器制备中的应用


为降低轨道交通的震动和噪声,20世纪70年代德国设计制造了具有金属-橡胶复合结构的“科隆蛋”轨道减震器。轨道减震器具有隔震效果好、疲劳寿命长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轨道减震降噪装置。

橡胶的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具有下料精确度高、操作时间短、硫化速度快等特点,可以大幅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注射机射出的胶料密度较大,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有所提高,拉断永久变形较小,对橡胶制品性能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本工作选取一种由金属顶板、金属底板和橡胶组成的轨道减震器产品(见图1),探索与传统高压模硫化成型工艺相比,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在产品生产中的优势,以期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实验

1.1 主要原材料

1.2 工艺方法

1.2.1 金属板材前处理工艺

该轨道减震器的金属底板和顶板前处理工艺路线为:喷砂→除尘→涂胶。

1.2.2 硫化成型工艺

(1)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选用600 t注射硫化机,将底板和顶板装入模具后合模,将混炼胶通过注射硫化机注入型腔。生产过程中,螺杆温度设定为80 ℃,硫化(模具)温度为上平板(170±5) ℃、下平板(170±5) ℃,硫化时间将依据仿真分析结果确定,硫化压力为15 MPa。

(2)高压模硫化成型工艺。选用600 t平板硫化机,将底板和顶板装入模具后,将混炼胶投入注胶筒并压入型腔中,合模硫化。生产过程中,硫化(模具)温度为上平板(170±5) ℃、下平板(170±5) ℃,硫化时间将依据仿真分析结果确定,硫化压力为15 MPa。

两种模具结构如图2和3所示。

1.3 性能测试

(1)垂向静刚度。垂向加载70 kN,分别计算(15~30)和(30~70) kN的静刚度K1和K2以及K2与K1的比值。技术要求:K1 8~10 kN/mm,K2>2K1。

(2)动静刚度比。垂向保载18 kN,振幅±0.5 mm,循环1 300次,频率10 Hz,记录最后100次循环的载荷位移数据,计算载荷波峰波谷时对应的刚度值和动静刚度比。技术要求:动静刚度比≤1.25。

(3)疲劳性能。垂向加载(5~30) kN,横向加载(....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配方设计与硫化物性的关系 下一篇:听论文丨硫化模拟分析技术在弹性车轮弹性体元件硫化工艺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