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
摘要: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国际、国内出发,探讨了循环经济在碳中和战略框架下的定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新形势下,我国需针对双碳目标下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加快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完善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碳减排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切实发挥循环经济在促进碳减排和绿色转型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循环经济;碳达峰;碳中和;对策建议
文/ 孟小燕 熊小平 王 毅
自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来,“双碳”目标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持续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循环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新阶段,需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循环经济的定位、角色和作用,剖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索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的重点、关键路径和对策,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为降碳行动做出更大贡献。
碳中和战略框架下循环经济的定位和作用
1.循环经济成为全球提升经济韧性和绿色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模式
纵观全球,欧盟、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支柱和关键路径,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指令和相关行动计划。欧盟2015年通过《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1],将循环经济纳入“欧洲2020战略”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范畴。2020年3月,欧盟进一步发布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2],将其作为支撑“欧洲绿色新政”的重要支柱,提出在电子产品和信息通信技术、电池和汽车、塑料等七大关键领域重点落实可持续产品理念和政策框架,以减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碳足迹”,并计划在2022年通过“可持续产品倡议”。新计划将与产业战略一起,帮助欧盟从全球循环经济发展机遇中获益[3],成为欧盟拉动经济增长、就业和投资的新动力,并推动欧洲经济向可持续、低碳、资源高效和有竞争力方向转型。
德国在2012年、2016年、2020年相继通过第一、二、三期《德国资源效率计划》[4-5],提出包括供应-生产-消费-闭环管理-整体措施五大环节的全价值链循环发展策略,并将资源循环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路径,制定了循环发展路线图,同时提出到2025年实现100%的塑料回收与循环利用等目标。
芬兰提出“资源智慧”战略,将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目标紧密关联,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减少原料和产品在提取、制造、运输、销售和处置等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助力其203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6]。
2003年至2018年,日本每隔5年持续发布了4次《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社会的主要行动和具体措施。从2008年的第二次推进计划开始,明确将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联系在一起,提出通过采取尽可能控制废弃物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努力建设循环型、低碳型、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社会[7]。2020年,日本发布“绿色增长战略”,明确了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其中发展资源循环相关产业、碳循环产业是关键支撑之一。
美国提出了“零碳电力、零碳交通、零废物制造、零碳建筑、零排放汽车”的“五个零”战略,其中,“零废物制造”与循环经济紧密相关。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共同选择。
2.循环经济成为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行动路径
我国历来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2013年,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十项重大专项行动。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国循环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在促进资源节约和保障资源安全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碳减排协同效益。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测算[8],“十三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约为25%左右;2020年,我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共计减少CO2排放量约26亿t,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万t,占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23.5%,....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