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胶干法除臭去味新工艺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再生胶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导致其产能急速增长, 整个产业对环境的污染也逐年增大。
橡胶行业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固(危)废、噪声等,其中废气(VOCs)问题较为突出。《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于 2012 年底正式实施后,各地方标准不断加码,相关要求大幅提升,橡胶工业环保压力陡增,环保的问题已经成为诸多再生胶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瓶颈”。
脱硫和精炼工序是再生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也是有机废气污染物产生最多的地方。脱硫工艺,在高温高压下对胶粉直接进行干法动态脱硫,其主要设备是脱硫罐和塑化机,脱硫时投入的主要化工原料有活化剂、软化剂、增塑剂、水等。橡胶脱硫再生是一个在脱硫罐中进行的分子链断键裂解的生产过程,其低浓度含硫有机废气是在完成脱硫操作后解压出罐时排气产生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胶粉颗粒以及高浓度含硫有机污染物。再生胶生产中排放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投入的添加剂。添加剂主要包括软化剂和活化剂,常用软化剂包括煤焦油、松焦油、松香等,活化剂有芳香族和脂肪族硫醇和二硫化物,如硫醇锌盐、多烷基芳烃二硫化物、多烷基苯酚二硫化物和间二甲苯二硫化物等。再生胶脱硫工艺废气主要污染成分是苯、甲苯、二甲苯、少量有机硫化物和碱、单烷烃,含氯的化合物,如酰胺、吲哚类,其中甲苯单质的含量最高。
经过脱硫后的胶料可塑性低含有杂质和尚未完全脱硫的硬颗粒。精炼的目的就是利用剪切力,使胶料分子进一步断裂,分离杂质和碾碎尚未完全脱硫的硬颗粒。精炼过程中胶粒生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严重影响车间环境和周边大气环境。
各种有机烃类和苯类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必须用集气罩收集后再经环保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
2现存技术问题
橡胶制品生产环节,如脱硫、硫化、开炼、精炼,挤出、压延等工序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这类废气具有气量大、温度高、成分复杂、浓度高等特点,且呈恶臭味,处理难度大。
目前国内针对脱硫废气常采用喷淋吸收处理,耗水量较大,系统庞大,故障率高, 对废气中油雾颗粒物的去除效率不高,需要配套增加水处理系统以便对水中的油雾和胶粒进行处理。涉及防冻,受地域局限性较大。出口经常带水,对后继设备造成损坏。
采用以上处理方式实际的使用效果都不尽理想,水处理技术要求很高,难度非常大,沉淀污泥需要按危废进行处理;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刺鼻的臭味经常受到附近居民的投诉因此急需一种对脱硫及炼胶废气进行高效、稳定和彻底处理的工艺路线。
3.解决方案
3.1处理工艺....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