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型硅橡胶异常问题处理
问题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过程控制注意事项
1.
生
胶
吃
粉
慢
1.生胶分子量偏高。
2.DMC中含有三官能基团轻微交联的硅橡胶生胶。
1.选择合适的生胶分子量或降低生胶分子量使用。
2.在混炼时适量添加500CS~1000CS二甲基硅油或低分子或水。
1.降低DMC中含有三官能基团轻微交联物质的原料的使用比例。
2.
生
胶
发
黄
1.DMC中含有微量金属物质,尤其是三氧化二铁。
2.灌装DMC的包装桶生锈所至。
1.建议用户使用加硫、加色制品。
2.减少发黄生胶的使用配比。
1.加强对DMC原料的过滤使用或降低配比。
3.
混
炼
胶
结
构
化
1.结构控制剂量少。
2.冷炼时温度高,胶与填料未充分浸润。
3.储存时间长导致结构化。
4.碳黑比表面积小,颗粒粗。
5.白炭黑含水量过多,白炭黑表面羟基过高而形成结构化。
1.适量增加结构控制剂及助剂。
2.用户在加硫、加色时,应尽量控制开炼机温度,在60℃以下为宜。
4.控制原料使用,选择合适硅胶填料。
5.确保碳黑含水量在规定值以下。
1.配方适当调整。
2.确保关闭蒸汽,充分打冷却水,确保冷炼时间。
3.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
4.不合格原料禁用。
5.来料经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4.
透
明
度
差
1.碳黑颗粒粗难分散。
2.低分子未除尽,硫化胶内有雾状。
3.包辊遍数不够。
4.原材料存赃物。
5.环境卫生差。
6.设备密封差。抽真空时赃物进入胶中。
7.热炼时高温时间短。
8.充氮气操作不好。
1.用户要选择合适的性价比牌号的产品。选择比表面积大的白炭黑。
2.确保高温和真空时间,重新抽真空。
4.加入极少量的含氢硅油。
5.检测卫生确保设备、台板、工机具干净。
6.检查密封系统密封圈移位要及时紧固、更换。
7.保证高温温度和时间按工艺卡进行。
8.保证氮气通气量。
1.对原材料更换除检测理化性能外,还要送样给客户,由客户确认后才批量供应。
2.热炼时确保高温温度和抽真空时间,注意胶温与仪器温度。
4.每次出料投料要用酒精,干布擦洗干净出胶车和台板,做到一尘不染。
5.密封系统机械班每天检查2遍,40天必须按计划更换。
6.热炼一定保证温度170~180℃时停留50~80分钟。
7.按工艺要求充氮气。
问题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过程控制注意事项
5.
制
品
有
气
泡
或
粘
模
1.低沸物存在。
2.助剂与大气中水蒸气反应,放出H
2
。
3.生产时胶料塑性值偏低。
4.模压胶放气不够。
5.硫化剂过少或过多。
6.硫化机压力波动大。
7.模具开的不合理,存在死区。
1热炼温度不够,真空度不足,抽真空时间短,捏合机密封不好。
2.用户适量添加白炭黑或延长胶料停放时间。
3.适量提高硫化剂量,改进配方,快速硫化。
4.模压胶初期压入模具时放1~2次气。
5.硫化剂量在0.5%~1.2%之间。
6.稳定硫化机压力。
7.模具没有溢料孔....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