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橡胶制品中不得不说的防护体系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橡胶制品中不得不说的防护体系


橡胶制品中不得不说的防护体系


    保护硫化胶免于因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降解的化学物质称作

防老剂

。与之相反,在生胶聚合过程中添加的防止降解的化学物质称作

稳定剂

。而抗氧剂(经常错误的用作防老剂)指只能抑制氧气(可能包括温度)对产品性能影响的化学物质。抗臭氧剂相应的是指只能抑制臭氧对产品性能影响的化学物质。抗弯曲断裂剂是指既有抗氧剂效果,又能抑制(包括动态)裂纹形成的化学物质,它不属于抗臭氧剂类。

硫化胶的降解也称作老化,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变化:

a.

硬化、脆化

b.

软化、发粘

c.

弹性和强力性能损失

d.

裂纹(有或没有方向)

e.

外观变化(粉化、起霜、龟裂、颜色、光泽、触感变化)

f.

其他变化,如电性能变化;产生气味等。

很明显这种变化既包含制品整体性能的变化(主要过程)也包括仅对表面性能产生的影响。上述的变化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特定的老化机理:

.

氧化老化和热老化,即狭义的老化。更进一步可分为室温或更低温度老化(自催化氧化反应)和由热氧共同作用引起的老化。

.

橡胶中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热氧老化加速。

.

单纯由热引起的老化效应:二段硫化、环化、返原。

[

环化这个词含义比较模

糊,这里指硫化胶额外的交联反应(硬化);同时它也指合成橡胶的生胶,尤其

SBR

NBR

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

.

热水和水蒸气老化:水解引起的老化。

.

弯曲疲劳断裂:氧、机械应力以及可能包括热引起的效应。

.

臭氧断裂:臭氧、静态或动态机械应力以及可能包括热引起的效应。

.

由光线(紫外线)和氧气(形成大象皮肤状外观、龟裂、粉化等)引起老化;由高能辐射线引起的老化。

.

热老化以及同时有侵蚀性(化学)介质引起的溶胀。

抗氧剂的化学结构举例:

, 4020

(双官能团)

, BKF

(双官能团)

巯基化合物

(2-

巯基苯并咪唑

2-mercaptobenzimidazole)                          

所有的老化过程,除了二段硫化和返原外,都可以通过添加防老剂来抑制,但没有一种产品可以抑制上述所有的老化过程。

相对于各种各样的降解过程,每种防老剂都有特定的防护效果,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全系列防老剂的原因。

如果把特殊的产品,如抗水解剂和某些抗臭氧剂排除在外,抗氧剂的种类将非常简单,包括:

a.

单官能团或低官能度的仲芳胺;

b.

单官能团或低官能度的取代酚;

c.

杂环巯基化合物。

根据产品的功能,从工艺学的角度可以很容易的将众多产品进行分类。但绝大多数产品都能提供几种保护,至少是热氧老化,因此根据污染倾向,抑制弯曲疲劳和抑制臭氧断裂的分类方法更加实用一些。根据这个标准,商业化产品可分为

6

组:

1

)污染型防老剂,具有抗弯曲断裂和抗臭氧效果。(

4010NA,4020,4030,3100)

2

)污染型防老剂,具有抗弯曲断裂效果。无抗臭氧效果。

(RD)

3

)非污染型防老剂,具有抗弯曲断裂效果。无抗臭氧效果。

(SP)

4

)非污染型防老剂,无抗弯曲断裂效果或抗臭氧效果。

(BKF

MB

BHT

5

)特殊非污染型防老剂,与上述产品不同,它没有抗氧剂的效果。

6

)特殊抗水解剂。

作为一条规律,污染性产品的防护效果通常优于非污染型;否则的话,也就没有必要使用污染型防老剂了。这条规律只是粗略近似,并没有污染程度和防护效果之间的精确关系。污染型抗臭氧剂通常也会提供热、氧保护;从另一方面讲,多数抗氧剂没有抗臭氧断裂的效果,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解的作用,而仅有少数化合物对防护臭氧降解有效。

      根据天然橡胶生产过程中制备方法的不同,抑制氧化的物质其含量也会不同。在硫化过程中,这些物质一部分会遭到破坏从而失去充分保护制品的作用。因此,在天然橡胶中还必须添加防老剂。多数合成橡胶在合成过程中都添加了稳定剂,而大多数合成橡胶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仍然需要添加防老剂,这同样是用于抗弯曲疲劳和抗臭氧断裂。

      聚合物对氧的敏感程度取决于c=c双键的含量,同时也取决于双键旁边的原子类型,或者说连接单元的化学结构。NR、IIR、EPDM耐老化性能的差异,就是因双键含量不同引起的。另一典型的例子就是NBR、HNBR部分饱和与完全饱和,三者耐氧化降解性能依次增大。临近原子对耐老化性能影响的例子,如SBR或BR耐老化性能超过NR,以及CR超过BR(氯原子的屏蔽作用)等。在树脂中,类似于NR/BR关系的是PP/PE,在这里侧链甲基降低了耐氧化降解性能。这两个例子中,薄弱点都是叔碳原子,它很容易形成过氧化氢。

耐臭氧性能更主要的取决于硫化胶中c=c双键的含量。只有完全饱和的产品才具有足够的抗臭氧效果,不需添加抗臭氧剂和防护蜡。应当指出,耐老化性能不仅取决于橡胶和防老剂的类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硫化系统的影响。在Sx交联分子链上,作为一个基本规律,随着X的降低(包括X=0)耐老化性能增加。当然这条规律只适用于狭义的老化,即耐氧化老化,随着X降低,耐臭氧和弯曲疲劳断裂性能不会随之提高,反而进一步降低。

      根据抗氧剂的作用原理,抗氧剂分子上含有活性氢原子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化合物确实含有-OH,-NH,-SH基团。自由基链反应会将氧原子转移到聚合物上来,而这些氢原子就是自由基链反应的终止剂,从而生成稳定的抗氧剂自由基,这也是这个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一个单独的自由基反应链可以很容易的转移10~100个氧分子到聚合物来,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在实践中使用少量抗氧剂的原因。(抗氧剂并不直接和聚合物进行争夺氧原子的反应,如果是那样的话,抗氧剂用量要高很多,非常容易与氧反应的化合物是无效的。)

从化学角度看,氧化老化是一个上述的链反应引发后不断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的过程。空气中氧一部分结合到硫化胶中来,一部分以二氧化碳、水、低分子氧化物的形式释放出来。

根据橡胶类型,吸氧后将引发硫化胶发生以下类型的反应:

(1)分子链断裂,硫化胶交联网络散开(降解、软化)

(2)交联、硫化胶交联网络变得更加紧密(环化、硬化)

(3)氧以化学法结合到聚合物分子链上(如以羟基和酮基形式),而不发生分子链的断裂和再交联。

    硫化胶老化过程中物理性能的变化是上述三种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应(1)和(2)会导致胶料物理性能发生改变,而反应(3)相对不会产生危害。在NR、IR、IIR橡胶老化中,反应(1)占主要地位,因此超过一定的老化极限后(特别是在添加噻唑类促进剂的NR中),就可以观察到软化现象。继续老化,反应(2)重新占据重要地位,硬度开始上升,最后完全氧化的NR硫化胶变硬、脆化。在SBR、BR、NBR、CR和其他合成橡胶的硫化胶中,反应(2)始终占主导地位,导致胶料硬度上升,并伴随着模量增加和拉伸率下降。工艺人员常利用最后一项指标来判断老化的程度,并作为耐热弹性体分类标准的依据。

    重金属会催化上述反应的进行。有危害的金属离子包括Cu、Mn、Co和Fe(Ⅱ)、Ni离子。老化程度取决于金属化合物在橡胶中的溶解度,如分子内错体的化合物铜酞菁没有氧化效应,而油酸铜则有强烈的催化老化效果。

    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臭氧导致了C=C双键的分解反应。抗臭氧剂的保护机理似乎是因为活性较高,参与了与臭氧的竞争反应,形成所谓的“清除效应”(与自催化氧化反应相比,使用量要大很多)。产品降解到什么程度才会影响到竞争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争议。这里阐述的化学法防护必须与物理法防护区分开来,后者是通过喷出到硫化胶的表面形成保护层而起作用。Paraffin蜡、聚乙烯蜡、某些硫脲和其他化合物就属于喷出到硫化胶表面的方式。两种防护机理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在橡胶制品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1

4010NA

4020

4030

3100

DPPD

     这一组产品都非常容易混合,液体和低熔点的产品(4030、4020)的分散效果如同预期的一样。高熔点的产品(4010NA、3100、DPPD)同样也能获得良好的分散,最好再密炼初期加入。4010NA在高用量时,有一点硬化效果(增加混炼胶的粘度),而其他4000系列的产品则对混炼胶有不同程度的软化作用,3100这方面是中性的。

2

Vulkanox HS(RD)

      很容易分散在橡胶中。这种抗氧剂的用量即使很高(超过2份),混炼胶的粘度也几乎不受影响,它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增塑效果。

3

Vulkanox  SP

DS

(烷基和芳烷基苯酚混合物):

      这一组产品可以在橡胶中快速而均匀的混入,因为它们的活性组分都是液体。常规的用量不会影响到混炼胶的粘度。

4

Vulkanox BKF

SKF

      非常容易混合,尽管它们具有相对较高的熔点,但分散过程仍然没有困难。这些产品事实上也不会影响到混炼胶的粘度。

5

BHT

MB

MB2

ZMB2

      非常容易混合,因为他们或熔点较低(BHT)或由细粒....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耐油橡胶制品设计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下一篇:模压橡胶制品的溢脚边如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