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行业职业病主要危害因素及气味影响
我们知道,橡胶工业属高分子应用化学工业。自1949年Case首先报告英国橡胶工人膀胱癌高发后,对人体健康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下面我和大家再一起探讨一下橡胶工业的主要工艺及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情况!
橡胶制品行业职业病主要危害因素有哪些?
一、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
常用的有机溶剂汽油、苯、二甲苯,可引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中毒;慢性苯中毒为常见慢性中毒;有机溶剂可引起皮肤损害,如皮疹,皮肤干燥,角化,皲裂,接触皮炎,色素沉着等。
尘肺,例如炭黑尘肺,滑石肺,云母肺。
硫化工段作业接触高温,可发生中暑。
噪声性听力损伤或噪声聋。
二、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工艺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橡胶配料
按照配方,将橡胶及各种橡胶配合剂进行配制,以供橡胶的塑炼、混炼工序使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炭黑粉尘、有机粉尘、氧化锌、高温。
2、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橡胶混炼
塑炼后的胶内加入配料中的促进剂、氧化剂、硫化剂等,然后在开放式炼胶机或密炼机等混炼设备上制备混炼胶。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炭黑粉尘、有机粉尘、氧化锌、高温。
3、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橡胶制浆
将切成小块的塑炼胶或混炼胶与配合剂、溶剂按比例放入搅拌机制成胶浆。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氨、苯、甲苯、二甲苯、汽油、甲醛。
4、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橡胶硫化
塑性橡胶经过加热、加压一定时间,在混入其中的各种配合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橡胶分子产生交联,由线性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硫化氢、二氧化硫、碲及其他化合物、高温。
5、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橡胶上光
在雨鞋一类的橡胶制品上用刷子刷上甲苯、汽油配制的上光剂,使橡胶制品表面呈出光泽,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甲苯、汽油。
6、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冲边清洗
将板、管、带等工件集中用沸水或酸碱液清洗、晾干。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硫化氢、二硫化碳、高温、噪声。
7、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纺织缠绕
用编织机、缠绕机,将纤维或铜丝等编织缠绕在编织胶管或缠绕的内胶层上,制成纺织缠绕胶管坯件。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
8、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铅硫化
将压好外胶的胶管坯件,用包铅机进行包铅,然后进行硫化,再将胶管坯件放到剥铅机上,将管坯上的铅剥下。产生的有害因素主是铅尘、铅烟。
9、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橡胶压延
用压延机进行加工,包括贴胶擦胶、压片、合布、压花、压型等。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
10、橡胶制品职业病危害因素——胶片压出
按生产工艺要求,通过压延机等设备,将混炼胶压成具有定形状的胶片。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有机粉尘。
帘布贴合
将已裁断的帘布卷在贴合机上先后卷成数层圆筒状帘布并使之紧密贴合,以供后道工序使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有机粉尘。
胶辊辊芯处理
胶辊金属芯先除去油污和铁锈,再经喷砂处理,然后用汽洗干净,涂上粘合胶浆。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矽尘、汽油。
胶辊表面加工
根据胶辊的硬度,采取不同的加工方式,先在车床上旋,再用碳化硅砂轮磨光,或用砂布磨光。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碳化硅尘、有机粉尘。
胶乳海绵制取
将天然胶乳先用甲醛去氨,再与合成胶乳混合,然后加入泡剂等辅料,经起泡胶凝、硫化洗涤,干燥后即得胶乳海绵品。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氨、甲醛、高温、射频辐射。
浸胶刮浆
用浸胶机或刮浆机,将橡胶骨架....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