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快速入门基础知识之塑炼工艺
1、胶料为什么要塑炼?塑炼的目的有哪些?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但这种宝贵性能给制品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如果不首先降低生胶的弹性,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机械能就被消耗在弹性变形上,且不能获得甩需要的形状橡胶加工工艺对生胶可塑性有一定要求,例如混炼一般需要门尼粘度在60左右,擦胶要求胶料门尼粘度在40左右,否则无法顺利操作,有些生胶很硬,粘度很高,缺乏基本的,必需的工艺性能——良好的可塑性。为了满足各项工艺要求,必须进行塑炼,使生胶在机械、热、化学等作用下切断分子链,降低分子量。使橡胶暂时失去弹性而变成柔软的可塑的塑炼胶。可以说,生胶塑炼是其他工艺过程的基础。
生胶塑炼的目的在于:一是使生胶获得一定的可塑性,使之适合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海绵胶制造等工艺加工过程的要求;二是使生胶的可塑性均匀化,以便制得质量均匀的胶料。
2、生胶经塑炼后,其物理化学性质有什么变化?加工工艺对生胶的可塑性有什么要求?过大或过小有何不好?
生胶经塑炼后,由于受着强的机械力作用和氧化作用,橡胶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而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表现在:弹性降低、可塑性增加,溶解度增大,橡胶溶液的粘度降低,胶料的粘着性能提高。但随着生胶可塑性增大,硫化胶的机械强度降低,永久变形增大,耐磨耗和耐老化性能都降低。因此生胶的塑炼只对橡胶的加工过程有利,而对硫化胶的性能不利。
生胶的可塑性要求适当,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生胶的可塑性过大,会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生胶的可塑性过低,则会造成工艺加工困难,使胶料不易混炼均匀;压延,压出时半成品表面不光滑;收缩罚大,不易掌握半成品尺寸;压延时胶布难于擦进织物中,造成挂胶帘布掉皮等现象,大大降低与料层间的附着力。可塑性如果不均也会造成胶料的工艺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不一致。
因而,橡胶加工工艺对生胶的可塑性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供涂胶、浸胶、刮胶和制造海绵胶等用的胶料,要求可塑度较高;要求物理机械性能高,半成品挺性好的胶料及模压用胶料,可塑性宜低;压出胶料的可塑性度则介于两者之间。以下是常用塑炼胶的可塑性。
塑 炼 种 类
可塑度(威)
塑 炼 胶 种 类
可塑度(威)
胶布胶浆用塑炼胶
含胶率45%以上
含胶率45%以下
传动带布层擦
胶 用 塑 炼 胶
薄膜压延用塑炼胶
膜厚1.0毫米发上
膜厚0.1毫米以下
三角带线绳浸胶
用 塑 炼 胶
0.52-0.56
0.56-0.60
0.49-0.55
0.35-0.45
0.47-0.56
0.50左右
海 绵 用 塑 炼 胶
压 出 用 塑 炼 胶
胶 管 外 层 胶
内 层 胶
胎 面 胶
胎 侧 胶
内 胎 胶
缓 冲 层 帘 布
用 塑 炼 胶
0.50-0.60
0.30-0.35
0.25-0.30
0.22-0.24
0.35左右
0.42左右
0.50左右
3、确定生胶的塑炼程度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生胶的塑炼程度主要是根据各种工艺和制品对塑炼胶的可塑性要求来确定的。生胶的可塑性是关系到制品整个制造过程进行的难易,直接影响到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制品使用性能的重要性质。因而把生胶的可塑性作为塑炼胶的主要质量标准。也作为确定生胶的塑炼程度的工艺标准。塑炼就是要求制造具有适当可塑度的塑炼胶。在实际生产中对生胶的塑炼要适可而止,在保证满足工艺加工过程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作过度的塑炼。
在确定生胶的塑炼程度时,同时也要考虑到生胶具有初始可塑性,一种生身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不同的生胶其可塑性大小不同。因此要根据其初始可塑性大小来确定其是否在进行塑炼和塑炼程度。如软丁苯胶,软丁晴以及恒粘,低粘系列的标准胶,它们的门尼粘度在60以下,可塑性较大,这些生胶就不需要进....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