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软管工艺规程
公司工艺文件已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确定,工艺文件包括橡胶软管生产工艺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序作业指导书、工艺卡。工艺文件是公司法规性文件,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有违反,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工艺文件汇编目录
1.工艺文件发布令……………………………………………………………2
2.工艺文件汇编目录…………………………………………………………3
3.橡胶软管生产工艺流程图…………………………………………………4
4.炼胶生产工艺规程 ………………………………………………6
5.钢丝缠绕胶管生产工艺规程 ………………………………………10
6. 钢丝编织胶管生产工艺规程 ………………………………………19
7.组合件生产工艺规程………………………………………………34
炼胶生产工艺规程
本规程包含工艺流程、主要原材料选择、主要设备选型、加工技术指标和操作要点。
一. 工艺流程
橡胶软管产品采用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经塑炼、混炼、编织(缠绕)、硫化成型工艺路线。具体工序顺序见工艺流程框图。
二. 主要原材料选择
橡胶软管所用原材料主要有天然橡胶、氯丁胶、钢丝及各种配合剂,其具体质量要求见原材料检验规程。
三. 主要设备选型
3.1开放式炼胶机 型号:XK-400、XK-600
3.2密炼机
四.炼胶加工技术指标和操作要点
4.1塑炼
4.1.1塑炼前的准备
4.1.1.1烘胶切胶:
为便于塑炼加工,天然胶和氯丁胶气温较低时在塑炼前需烘胶和切割
4.1.1.1.1主要设备 半环形烘胶房 切胶机 磅称
4.1.1.1.2技术指标 烘、切胶的技术指标见下表
烘胶温度 (℃)
烘 胶 时 间(h)
切 割 块 重(kg)
天然胶
氯丁胶
夏 季
冬 季
氯丁胶
天然胶
氯丁胶
50~70
30~40
24~36
36~72
4~6
10~20
不大于10
4.1.1.1.3操作要点
a.烘胶温度不可过高,以免降低橡胶物理机械性能。
b.打开生胶包外包装,将胶面杂质清理干净。
c.开包后的橡胶不可落地或粘染杂质 。
d.胶块切成三角形。
4.1.1.2 破胶
用开放式炼胶机破胶,辊距1.5~2mm,应将挡板适当调窄,靠近大牙轮一端加料。
4.1.2 塑炼 采用的是薄通塑炼方法
4.1.2.1主要设备 开放式炼胶机
4.1.2.1技术指标 开炼机塑炼过程技术指标见下表
辊 温(℃)
破 胶
薄 通
容量
kg
捣 合 下 片
前
后
辊距mm
时间min
辊距mm
时间
min
辊距
mm
次数
片重或
包重kg
45±5
40±5
1.5~2
4~5
0.5~1
10~13
40±5
10~12
3~5
10
4.1.2.2操作要点
4.1.2.2.1开炼机塑炼
a.塑炼前需先调整炼胶机前后辊筒温度至规定标准。
b.调整炼胶机前后辊距0.5~1mm。
c.胶料靠主驱动轮一边连续投入,不得间断,直至投完,直接落盘。
d.将胶料扭转90°角从新投入,如此连续薄通13~15次。
d.打包或打卷,单卷重量不超过10kg. 停放不少于8h。
e.也可切割下片,晾置在专用的栏杆上,待胶温降至常温后,将胶片置于平台上,胶层之间用垫布或钙粉隔离,高度不高于0.5m,停放不少于8h。
f.放置标签注明品名、塑炼时间及操作人。
4.2混炼
4.2.1配料
4.2.1.1 主要设备: 网筛、烘箱、容器、磅秤、
4.2.1.2技术指标
配合剂如受潮结块应按下表加工处理
序
号
品 名
加 工 要 求
筛选(筛子型号)
粉碎
脱水干燥
1
M
60~100
60~70 ℃ (4h)
2
DM
60~100
3
S
80~100
4
ZnO
40~100
5
STA
粉碎
6
防老A
粉碎
7
防老D
40
70~80 ℃ (4h)
8
CaCO3
60~100
9
松香
3
粉碎
10
CB
12~18
11
松焦油
60~70 ℃熔化过滤
12
陶土
40
13
石蜡
粉碎
14
机油
80~90 ℃蒸发脱水
原材料称量允许公差如下表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允许公差(g)
1
橡胶(生胶、塑炼胶)
±250
2
炭黑、碳酸钙
±250
3
氧化锌、油料
±50
4
硫磺
±5
5
促进剂
±0.5
6
小料总量
±50
4.2.1.3操作要点
1.所有材料均应用加盖容器盛装,以防飞撒损失。
2.操作前做好准备工作,整理工作现场,清理工具容器,检查原料品种、规格、质量、数量,调试称量工具。
3.熟悉配方组合及工艺要求,不得私自变更。
4.杜绝重配、漏配,做到准确无误,配料公差符合工艺要求。
5.配料完毕填好工艺过程卡,待检验员验收合格挂上合格状态标识,方可待用。
6.配方卡片应及时交回,不得私自销毁及转抄外传。
4.2.2 混炼
4.2.2.1主要设备 开放式炼胶机
4.2.2.2技术指标:
混炼过程技术指标如下表(天然胶)
开炼机辊距
装胶量
混炼时间
开炼机辊温
下片尺寸mm
1~2.5mm
40±5 kg
25±5min
小于55℃
根据工艺卡要求
加料顺序如下
图片图片塑炼胶 配合剂 补强剂 硫化剂
4.2.2.3操作要点
1.认真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注意循环水,控制好温度。
2.认真核实配合剂品种,数量。
3.出片尺寸根据工艺卡要求,并抽取快检试片。
4.胶片要求表面光滑无缺胶,无严重水纹,厚度均匀。
5.按工艺卡要求尺寸裁片,剩余胶头胶边分类存放,以免回炼时产生混胶。
6.胶料加挂标签,不得落地,停放8~24小时供下工序使用。
7.混炼胶要充分冷却后方可叠放,胶片叠放时不得出现死折。
钢丝缠绕胶管生产工艺规程
1、中胶片压延工艺要求
1.1 使用胶料及胶片规格必须按工艺施工表之规定执行
1.2 压延机辊温,上辊70-80度,中辊60-70度,下辊常温
1.3 压延机应用清洁、无毛、无破损垫布卷取,停放2小时后使用。垫布整理时严禁垫布及胶片落地。
1.4 胶片表面应光滑平整,严禁有油污、薄厚不均,气泡、砂眼、穿孔、褶皱及熟胶等异常现象。
1.5 续入压延机的胶料温度应控制在60-70度之间,注意保温,压延结束的剩余胶卷需压片后冷却存放。
1.6 压延后的胶片摆放在指定地点,标明规格型号。
中胶片压延工艺 单位:mm
供胶厚(mm)
供胶卷直径(mm)
供胶温度℃
压延温度℃
前 辊
后 辊
4-6
80-100
55-65
75-85
65-70
缠绕中胶片工艺 单位:mm
胶管
规格
厚
偏差
中胶宽±1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六层
10
0.35
±0.05
32
32
37
37
42
42
13
0.35
±0.05
37
37
42
42
47
47
16
0.35
±0.05
42
42
47
47
52
52
19
0.35
±0.05
48
48
53
53
58
58
22
0.35
±0.05
53
53
58
58
63
63
25
0.35
±0.05
58
58
63
63
68
68
32
0.35
±0.05
75
75
80
80
85
85
38
0.35
±0.05
85
85
90
90
95
95
45
0.35
±0.05
100
100
105
105
110
110
51
0.35
±0.05
110
110
115
115
120
120
技术要求:
1在压延机上下来的胶卷直径不能超过180mm,胶卷停放时间至少在12小时以上方可在车床上按规定的尺寸切成小胶卷,然后将小胶卷挂在带有标识的胶卷放置架上。
2胶片厚度应均匀。
3不允许有缺胶呈网眼状。
4第一卷下卷时间应为6-8分钟。
5压延胶片应保持清洁。
6使用胶片必须准确,防止错用。
2、内胶压出
2.1、规格要求
Ф6-Ф10内胶层厚2.1mm,压出壁厚±0.2mm,套管外径±0.3mm
Ф13内胶层厚2.4mm,压出壁厚±0.2mm,套管外径±0.3mm
Ф16-Ф25内胶层厚2.3mm,压出壁厚±0.2mm,套管外径±0.3mm
Ф32-Ф38内胶层厚2.5mm,压出壁厚±0.2mm,套管外径±0.3mm
Ф45-Ф76内胶层厚3.0mm,压出壁厚±0.2mm,套管外径±0.3mm
Ф102内胶层厚3.5mm,压出壁厚±0.2mm,套管外径±0.3mm
2.2、工艺规定:
(1)使用胶号:KP-3
(2)内管压出经过冷却水槽冷却,平整的盘在圆盘中,不涂隔离剂。
(3)压出内管的规格以外径为准,壁厚只作参考;不得出现明显偏心,对称部位壁厚差不大于0.3mm。
(4)胶料中允许有不大于0.5mm的杂质,但不得有气泡。
(5)内管压出后停放4小时方可套管,最长停放时间不超过24小时。
(6)各规格内径的内孔应小于本规格的0.5mm,如:Ф19内径,挤出时应按18.5mm为宜。
钢丝编织胶管压出内径施工表
胶管代号规格
内胶壁厚及公差
内孔
φ6
2.1
±0.2mm
6.0-0.2
φ8
2.1
8.0-0.2
φ10
2.1
10.0-0.2
φ13
2.4
13.0-0.5
φ16
2.3
16.0-0.5
φ19
2.3
19.0-0.5
φ22
2.3
22.0-0.5
φ25
2.3
25.0-0.5
φ32
2.5
32.0-0.5
φ38
2.5
38.0-0.5
φ45
3.0
45.0-0.5
φ51
3.0
51.0-0.5
φ64
3.0
64.0-0.5
φ76
3.0
76.0-0.5
φ102
3.5
102.0-0.5
3、钢丝予成型工艺要求
3.1 严格按表1求选用钢丝成型轴、予成型后的钢丝螺旋直径、螺距应符合工艺要求。
表1
胶管规格
成型轴直径
成型轴长度
成型钢丝螺旋直径
成型钢丝螺距
4sp-10
Φ3.0
15
20~25
30~35
4sp-13
Φ3.0
15
20~25
30~35
4sp-16
Φ4.0
20
25~30
35....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