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真的解决不了么是
别让雾霾治理,成为简单的政治正确
某种角度来说,雾霾问题确实解决不了。在人类历史上,
还没有任何一个治理雾霾成功的先例。
有人一定会反驳,柴静《穹顶之下》中就讲了两个啊,一个英国伦敦,一个美国底特律。
我来告诉你真实答案。
伦敦雾霾之所以能够治理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1965年北海油田的发现;其次是产业升级,伦敦成为金融和服务业中心,工厂迁到英国其他区域乃至世界各地;
真正的环境治理方面的各种措施,效果并不显著。
柴静在演讲中也说了,“在治理污染二十年后(1960-1980年),英国用石油代替了20%的煤炭,用天然气代替了30%的煤炭”。
但是,石油不是河里流的,天然气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北海油田的油气储量世界第三,仅次于中东和委内瑞拉,供给英国能源绰绰有余。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五天之内超过5000人丧生,之后两月又有8000人非正常死亡。
伦敦从1821年就开始着手治理空气污染,一百多年没有成效,反而因为工业发展、汽车普及而愈发严重。尽管伦敦烟雾事件后政府着手相关立法限制原煤燃烧,但在工业生产和居民刚需的影响下,作用微乎其微。
所以,伦敦雾霾现象之所以能够得到治理,和雾霾治理本身没什么直接关系。希望我国也能发现一个储量巨大的“南海油田”,解决雾霾问题。
现在说底特律。
底特律雾霾之所以能够治理成功,是因为这个城市破产了。
曾经的汽车城,如今只剩下毒品、犯罪和一片破败的建筑。
底特律的破产申请为这个汽车城描绘了一幅惨淡的景象:
逾10万个债权人、超过180亿美元的应付款以及处在近40年来最高水平的谋杀犯罪率。
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在授权申请破产的备忘录中写道:决定宣布破产以前,底特律经历了长达60年的衰退,在这段....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