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电缆在挤出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电缆在挤出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缆在挤出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缺陷

                产生疙瘩

●  产生疙瘩的现象

(1)树脂在塑化过程中产生的疙瘩,在塑料层表面有小晶点和小颗粒,分布在塑料层表面四周。

(2)焦烧产生的疙瘩,在塑料层表面有焦烧物,特别反映在合胶缝的表面上。

(3)杂质疙瘩,在塑料表面有杂质,切片的疙瘩里面有杂质。

(4)塑化不良产生的塑料疙瘩,切片后发现疙瘩里面是熟胶。

●  产生疙瘩的原因

(1)由于温度控制较低,塑料还没有塑化好就从机头挤出来了。

(2)塑料质量较差,有难塑化的树脂,这些没有完全塑化就被挤出。

(3)加料时一些杂质被加入料斗内,造成杂质疙瘩。

(4)温度控制超高,造成焦烧,从而产生焦烧疙瘩。

(5)对模压盖没有压紧,进胶后老化变质,出现焦烧疙瘩。

●  排除疙瘩的方法

(1)塑料本身造成的疙瘩,应适当地提高温度。

(2)加料时严格检查塑料是否有杂物,加料时不要把其它杂物加入料斗内,发现杂质要立即清理机头,把螺杆内的存胶跑净。

(3)发现温度超高要立即适当降低温度,如果效果不见好,要立即清洗机头和螺杆,排除焦烧物。

(4)出现树脂疙瘩和塑化不良的疙瘩,要适当调高温度或降低螺杆和牵引的速度。

缺陷

             塑料层正负超差

●  产生超差的现象

(1)螺杆和牵引的速度不稳,电流表或电压表左右摆动,因此影响电缆外径,产生塑料层的偏差。

(2)半成品质量有问题,如钢带或塑料带绕包松,产生凸凹不均匀现象或塑料层有包、棱、坑等缺陷。

(3)温度控制超高,造成挤出量减少,使电缆的外径突然变细,塑料层变薄,形成负差。

●  产生超差的原因

(1)线芯或缆心不圆,还有蛇形,而外径变化太大。

(2)半成品有质量问题,如:钢带接头不好,钢带松套,钢带卷边,塑料带松套,接头过大,散花等。

(3)操作时,模芯选配过大,造成倒胶而产生塑料层偏芯。

(4)调整模具时,调模螺钉没有扭紧,产生倒扣现象而使塑料层偏芯。

(5)螺杆或牵引速度不稳,造成超差。

(6)加料口或过滤网部分堵塞,造成出胶量减少而出现负差。

●  排除超差的方法

(1)经常测量电缆外径和检查塑料层厚度,发现外径变化或塑料层不均匀,应立即调整。

(2)选配模具要合适,调好模具后要把调模螺钉拧紧,把压盖压紧。

(3)注意螺杆和牵引的电流和电压表,发现不稳,要及时找电工、钳工检修。

(4)不要把条料或其它杂物加入料斗内,若发现此情况要立即清除。

缺陷

              烧   焦

●  焦烧的现象

(1)温度反映超高,或者是控制温度的仪表失灵,造成塑料超高温而焦烧。

(2)机头的出胶口烟雾大,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另外还有噼啪声。

(3)塑料表面出现颗粒状焦烧物。

(4)合胶缝处有连续气孔。

●  产生焦烧的原因

(1)温度控制超高造成塑料焦烧。

(2)螺杆长期使用而没有清洗,焦烧物积存,随塑料挤出。

(3)加温时间太长,塑料积存物长期加温,使塑料老化变质而焦烧。

(4)停车时间过长,没有清洗机头和螺杆,造成塑料分解焦烧。

(5)多次换模或换色,造成塑料分解焦烧。

(6)机头压盖没有压紧,塑料在里面老化分解。

(7)控制温度的仪表失灵,造成超高温后焦烧。

●  排除焦烧的方法

(1)经常的检查加温系统是否正常。

(2)定期地清洗螺杆或机头,要彻底清洗干净。

(3)按工艺规定要求加温,加温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加温系统有问题要及时找有关人员解决。

(4)换模或换色要及时、干净,防止杂色或存胶焦烧。

(5)调整好模具后要把模套压盖压紧,防止进胶。

(6)发现焦烧应立即清理机头和螺杆。

缺陷

                塑化不良

●  塑化不良地现象

(1)塑料层表面有蛤蟆皮式地现象。

(2)温度控制较低,仪表指针反映温度低,实....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鞋底黄变原因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雾霾真的解决不了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