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橡胶塑炼的目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中心 > 橡胶行业 > 橡胶塑炼的目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橡胶塑炼的目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1.塑炼的目的

减小弹性,提高可塑性;降低粘度;改善流动性;提高胶料溶解性和成型粘着性。

2.塑炼胶的质量要求

(1)可塑度要适当

应满足加工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应具有最小的可塑性。过度塑炼会降低硫化胶的强度、弹性、耐磨性等,而且会增加动力消耗。

塑炼程度:根据混炼胶工艺性能和制品性能的要求来确定。

如:供胶、浸胶、刮胶、擦胶和制造海绵等用途的胶料,要求的可塑度较大,生胶的塑炼程度要高些。供模压用的胶料,则要求可塑性宜小。

一般:胶管外层胶可塑度:0.3~0.35;

胶管内层胶: 0.25~0.3;

胎面胶: 0.22~0.24;

胎侧胶 0.35左右;

海绵胶 0.5~0.6

(2)塑....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影响橡胶性能的主要因素(橡胶基础知识三) 下一篇:氯化丁基橡胶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