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橡胶混炼胶的硬度物理指标设计
估算硬度=橡胶基础硬度+填料(或软化油)用量×硬度效应值填料(或软化剂)
硬度效应值如下:
胶种
基本硬度
烟片NR IR
43
标准NR、低温SBR、CHR、顺丁橡胶 BR9000
40
高温SBR
37
充油(37.5份)SBR1712
26
IIR
35
充油(25份)SBR
31
NBR(中、中高丙烯腈)、CR、CSM
44
充油顺丁胶BR9073(37.5份油/100份胶)
30
NBR(低丙烯腈)
41
丁腈聚氯乙烯共混胶(NBR 70/PVC 30)
59
三元乙丙橡胶EPDM
56
三元乙丙橡胶EPM
42
丙烯腈含量40%以上的NBR
46
每增加1份填充剂或软化增塑剂胶料硬度的效应值
填充剂或软化增塑剂
硬度的效应值
SAF(N110)、ISAF(N220)、HAF(N330)、FEF(N550)、GPF(N660)、EPC、MPC、槽法炭黑、喷雾炭黑
加0.5(即2份增加1硬度)
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
加0.5(即2份增加1硬度)
SRF(N770)
加0.33(即3份增加1硬度)
含水二氧化硅类
加0.4(即2.5份增加1硬度)
热裂法炭黑(N800、N900)或硬质陶土
加0.25(即4份增加1硬度)
软质陶土
加(0.1~0.143)(即7~10份增加1硬度)
碳酸钙
加0.143(即7份增加1硬度)
表面处理的碳酸钙
加0.167(即6份增加1硬度)
固体软化增塑剂、石油类树脂、矿质橡胶
减0.2(即5份降低1硬度)
酯类增塑剂
减0.67(即1.5份降低1硬度)
脂肪族油或环烷油
减0.5(即2份降低1硬度)
芳烃油
减0.588(即1.7份降低2硬度)
一.
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表征制品能够抵抗拉伸破坏的极限能力
橡胶
的拉伸强度
:
未填充硫化胶:聚氨酯橡胶PUR>天然橡胶NR/异戊I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氯磺化聚乙烯CSM>丁晴橡胶NBR/氟橡胶FKM>顺丁橡胶BR>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苯橡胶SBR>丙烯酸酯橡胶ACM>氯醇橡胶CO>硅橡胶Q
填充硫化胶:聚氨酯橡胶PUR>聚酯型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NR/异戊IR>SBS热塑性弹性体>丁晴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苯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氟橡胶FKM>氯磺化聚乙烯CSM>丁基橡胶IIR>顺丁橡胶BR/氯醇橡胶CO>丙烯酸酯橡胶ACM>硅橡胶Q
在快速形变下,橡胶的拉伸强度比慢速形变时高;高温下测试的拉伸强度,远远低与室温下的拉伸强度.
硫化体系的影响
对常用的软质硫化胶而言,欲通过硫化体系提高拉伸强度时,应采用硫磺-促进剂的传统硫化体系,并适当提高硫磺用量.同时促进剂选用噻唑类如M,DM与胍类并用,并适当增加用量.
填充体系的影响
填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越大,则补强效果越好.
结晶型(如天然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拉伸强度随填充剂用量增大,可出现单调下降.
非结晶型(如丁苯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拉伸强度随填充剂用量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
低不饱和度橡胶(如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拉伸强度随填充剂用量增大而增大....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