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从业者需要了解的橡胶名词
1.橡胶
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能够在大的变形(高弹性)下迅速恢复其形变;能够被改性(硫化);改性的橡胶不溶于(但能溶胀于)沸腾的苯、甲乙酮、乙醇和甲苯混合液等溶剂中;改性的橡胶在室温下被拉伸到原长的2倍并保持1min后除掉外力,它能在1min内恢复到原长的1.5倍以下。
2.格林强度
未经硫化的拉伸强度
3.回弹性
又称冲击弹性,指橡胶受冲击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以%表示
4.冷流性
生胶或未硫化胶在停放过程中因为自身重量而产生流动的现象
5.自补强性
橡胶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产生诱导结晶,晶粒分布在无定形的橡胶中起物理交联的作用
6.塑性保持率
又称抗氧指数,是指生胶在140℃×30min前后华莱士塑性值的比值,其大小反映生胶抗热氧化断链的能力
7.焦烧
加有硫化剂的混炼胶在加工或停放过程中产生的早期硫化现象。焦烧现象本质是硫化,胶料局部交联
8.返原
又称返硫,是胶料处于过硫化状态,胶料的性能不断下降的现象
9.喷霜
溶解在橡胶中的硫磺等配合剂的量超过他们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达到过饱和,多余的硫磺等配合剂就会自动的从胶料内部向表面迁移,重新结晶,形成一层白霜
10.Tc90
工艺正硫化时间
胶料从加入模具中受热开始到转矩达到M90所需要的时间
11.Ts1
焦烧时间
从开始加热起,至胶料的转矩由最低值上升0.1N·M所需要的时间
12.Th
理论正硫化时间
胶料从加入模具中受热开始至转矩为M10所对应的时间
13.加硫指数
CRI=100/(t90-ts1),反应胶料硫化速度的快慢,CRI值越大,硫化速度越快
14.Mh-Ml
最高最低转矩差值,反应交联程度(密度)高低
15.硫化
又称交联是在一定线性条件下橡胶线性高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
16.硫载体
又称硫给予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含硫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硫化过程中,能析出活性硫,参与交联过程,又称无硫硫化
17.交联密度
单位体积硫化胶内的交联点数目,它正比于单位体积内的有效链数目
18.交联效率
1mol有机过氧化物使橡胶分子产生化学交联的物质的量(mol)
19.炭黑的结构度
指炭黑表面链枝状结构的发达程度
20.一次结构
炭黑粒子间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链枝状结构
21.二次结构
又称为附聚体,炭黑聚集体间以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
22.结合橡胶
也称为炭黑凝胶,是指炭黑混炼胶中不能被它的良溶剂溶解的那部分橡胶。
23.包容橡胶
又称吸留橡胶,是指在炭黑聚集体链枝状结构中屏蔽(包藏)的那部分橡胶。包容胶的形成影响炭黑在橡胶中的添加量
24.补强
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使硫化胶的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模量、抗溶胀性等性能获得较大提高的行为
25.填充
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能够增大橡胶的体积,降低制品的成本,改善加工工艺性能,而又不明显影响橡胶制品性能的行为
26.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指炭黑粒子在形成过程中,因粒子表面发生氧化侵蚀所形成的孔洞的多少,即氧化程度,也称炭黑的孔隙度。用粗糙度系数K表示。
27.比表面积
炭黑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真实体积)中炭黑粒子的总表面积。粒径小,比表面积大
28.老化
生胶或橡胶制品在贮存、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热、氧、应力应变等作用性能不断下降的现象
29.压延效应
压延后胶片出现性能上的各项异性现象
30.辊筒挠度
在胶料横压力下辊筒产生的弹性弯曲程度,其大小用辊筒轴线中央处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来确定
31.压缩比
加料端螺槽与出料端螺槽的容积之比
32.长径比
螺杆螺纹长度与螺杆外直径之比
33.挤出胀大
压出后胶料断面尺寸大于口模尺寸的现象
34.硫化强度
胶料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所取得的硫化程度
35.硫化效应
硫化强度和硫化时间的乘积,用E表示
36.等效硫化时间
不同温度下,达到相同硫化温度的时间互称为等效流花时间
37.理论正硫化
交联程度达到最高的硫化状态
38.工艺正硫化
达到最大交联密度的90%时的硫化状态
39.工程正硫化
硫化胶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时的硫化状态
40.填充指数(
E.I.
)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高门尼胶料塑化到某一标准门尼值时所需要的增塑剂份数
软化力(
S.P.
)
一定温度下,用一定量的增塑剂塑化一定量的橡胶,其门尼黏度的下降率
41.苯胺点
相同体积的增塑剂与苯胺混合,使混合液呈均匀透明时的温度称为苯胺点
42.倾点(流动点)
油能够保持流动,能够倾倒的最低温度
43.活性剂
配入橡胶后能增加促进剂活性,能减少促进剂用量或降低硫化反应温度,缩短硫化时间的物质
44.防老剂的对抗效应
防老剂(抗氧剂)并用后产生的防护效能低于参加并用的各抗氧剂单独使用的防护效能之和
45.防老剂的协同效应
: 防老剂(抗氧剂)并用后的防护效能大于各抗氧剂单独使用的效能之和,是一种正效应。
46.软质炭黑
粒径在40nm以上,补强性低的炭黑
47.硬质炭黑
粒径在40nm以下补强性高的炭黑
48.增塑剂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一类低分子量化合物。
49.热塑性弹性体
在常温下能够显示橡胶类材料的高弹性,在高温下可以塑化加工成型的聚合物材料
50.加和效应
并用以后的防老剂效应等于各抗氧剂单独使用之和
51.压延
指利用压延机辊筒的横压力作用使胶料发生塑性流动变形,将胶料制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胶片,或将胶料附着于织物表面制成一定厚度胶布的工艺加工过程
52.塑炼
使生胶由强韧的高弹状态转变为柔软而富有可塑性状态的加工工艺过程
53.混炼
将生胶与配合剂混合均匀,制备符合性能要求的混炼胶的工....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