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建校65年来坚持橡胶特色,默默耕耘,桃李芬芳,成为中国橡胶工程师的摇篮,被业内广泛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军校”。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学科与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等共同打造的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以期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瞄准橡胶科学技术前沿,汇聚国内外创新要素,承载绿色轮胎与橡胶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培养行业创新人才,打造人才汇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的格局,期望为我国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70年弹指一挥间,青岛科技大学短暂而又曲折的发展历史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景象,发人深省:正是“橡胶”孕育和成就了这所现代化的大学,而这所学校的师生始终以自己的执着进行着反哺、回报“橡胶”。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学科将一如既往与青岛、山东和全国的橡胶工业同仁同声共振、荣辱与共,迎接光辉的未来。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00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