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应用
影响纳米碳酸钙在橡胶中填充效果的质量因素,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不妥之处,欢迎各位高手批评指正:
一、晶型
在不同晶型的纳米碳酸钙中,以链锁状纳米碳酸钙对橡胶的补强效果最好。
二、粒径
以80-120nm为宜,纳米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应用,颗粒越细,与橡胶互相侵润的比表面积越大,以致使碳酸钙颗粒分散越来越困难,特别是80nm以下时,由于表面能的增大,在橡胶混炼时容易生热而引起粘混。
三、表面处理
要选择适宜的助分散剂,来提高共混及分散效果。
四、吸油值
橡胶用纳米碳酸钙的吸油值越高,碳酸钙对橡胶的侵润性和补强性越好。
五、水份
作为橡胶用填充剂,纳米碳酸钙的水份含量降低,则硫化的焦烧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硫化速度,一般要求小于0.5%。
六、PH值
纳米碳酸钙的PH值在橡胶应用中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其硫化速度。一般纳米碳酸钙的PH值要求为9-10.5,如PH值过低,则硫化速度慢、烧焦时间长,从而延长了加工时间,增加能耗。
纳米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应用
王永昌1,王 庆1,王二伟2
(1.延长石油西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咸阳 712023;2.中国化工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陕西咸阳 712023)
摘 要:分别将纳米碳酸钙与白炭黑、半补强炭黑、沉淀碳酸钙和活性硅粉在NR,SBR,EPDM 和NBR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分别对4种橡胶具有较好补强性能,可提高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弹性和热老化性能,降低低温性能;对非补强性橡胶的补强性能特别明显。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无机填料;粒径;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Q33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030(2014)03-0047-03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纳米技术迅速兴起,相继研发了多种纳米材料并成功应用到各个行业[1]。进入21世纪后,有关纳米科技的研究虽然不再风行,但更加注重实效,纳米材料的应用更加迅猛,可以说纳米技术仍为当今各国争先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其原因是纳米材料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更新换代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纳米碳酸钙也叫超细碳酸钙,其原生粒子直径通常在1~100nm 之间。日本是全球较早研发纳米碳酸钙和无定型碳酸钙的国家,其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美国侧重将纳米碳酸钙用于造纸和涂料,在偶联剂的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英国侧重将纳米碳酸钙用于高档涂料。在日本和欧美等国中,纳米碳酸钙的用量都超过了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也就是说,纳米碳酸钙已成为这些地区碳酸钙产品的主要品种[3]。我国在纳米碳酸钙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天津化工研究院是我国较早研发纳米碳酸钙的企业,其采用低温间歇式鼓泡碳化法成功研发了用于橡胶、塑料和油墨等方面的专用纳米碳酸钙;北京化工大学采用低温间歇式超重力碳化法成功研发并工业化生产了纳米碳酸钙,该项技术属于国际首创,标志着我国纳米碳酸钙的生....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