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地铁防水材料研究现状
0 引言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地铁建设的筹备工作,到目前已经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与进步[1]。对地铁隧道来说,其防水效果的好坏影响了整个地铁隧道能否长期使用以及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维护维修成本等,因此地铁防水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2]。
地铁隧道由于其结构原因不得不面对地下水的侵蚀,因此拥有出色的防水性能就非常重要,不但能够减少后期维修工作,降低维护成本,还有效地保护了隧道本身,保证隧道的坚固性[3]。但是就目前国内外的地铁建设情况来看,渗漏水情况比较普遍,这种现状不仅降低了地铁的营运效率,影响了旅客舒适度,还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4],因此亟需对防水材料进行创新研究来保证地铁结构渗漏水的情况减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
1 新型地铁防水材料的发展现状
地铁隧道防水应以“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综合治理”[5]的原则为基准,针对不同的工程环境选择更合理的防排水方法[6]。根据上述原则,在中国隧道排水方案的选择应符合“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7]。“防”就是通过使用防水混凝土以及防水层等手段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内;“排”就是通过引流或机械排水等方式将隧道内的水排出去,避免积水对施工或者材料造成影响;“截”是指使用挖排水沟、截水坑等方法减少地下水的流入,减弱防水和排水压力;“堵”是指用注浆或者使用嵌体等方式切断地下水流入的途径,达到防水的目的[8]。目前,防水材料主要分为3种:1)刚性防水材料;2)防水卷材;3)防水涂料,这3种材料各有分工,相互结合以达到防护的目的[9]。
1.1 刚性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是指以水泥和砂石为原料,通过调整原料用料比例,降低混合物的孔隙率,提高混合物的性能,或混有少许外加剂,如高分子材料,配制出的混合物能够更密实,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渗性[10]。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刚性防水材料有自密实混凝土(SCC)和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
1.1.1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SCC)是指能够通过自身重力流动并且能够压实,在钢筋较密以及其他不方便振捣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性能稳定均质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抗裂能力以及良好的稳定性、流变性和钢筋通过性等性能[11]。SCC在日本已经发展了20多年,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区也有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12]。SCC解决了钢筋过密、断面过深等施工问题,故被称为近几十年混凝土施工技术最具革命性的发展[13]。
在相同的水胶比和相同强度下,SCC具有和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14]。在1998年的深圳赛格广场钢管混凝土建筑工程中,中建二局采用了高抛免捣振自密实型混凝土材料,缩短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差距,建筑高度高达352.5 m[15]。晁鹏飞等[16]做了SCC的加载徐变试验和同条件对比收缩试验,得出SCC中干燥徐变所占徐变变形的比例较大。庄金平等[17] 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筋局部黏结性能,得到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略好于普通混凝土和钢筋的黏结性能。杨帆等[18]针对自密实....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