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备受瞩目!这种塑料为何成为时代新宠?

知识中心 > 塑料行业 > 备受瞩目!这种塑料为何成为时代新宠?


备受瞩目!这种塑料为何成为时代新宠?


众所周知,“白色污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其在自然堆肥环境下可以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且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成为最佳替代解决方案。近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关于生物可降解塑料相关建议,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

01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加强对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支持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今年向全国人大会议提交了

《关于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据了解,去年两会期间,郑月明就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议》,他说,今年的建议是对去年建议的延续。

郑月明在建议中指出,众所周知,“白色污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在特定的工业堆肥环境下,通过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生态环境不会形成压力,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明确提出了支持可降解材料推广使用。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鼓励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但是现阶段,我国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相对于传统塑料而言,成本较高,产品性能也没有传统塑料覆盖的范围广,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且国内推行“禁塑”政策的省份还比较少。因此,郑月明建议,

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成、改性和回收处理等技术攻关,支持建设工业示范装置。建议以专项扶持资金、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像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一样,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阶段性补贴。

2、建议加大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包装领域推广应用力度,对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消费者征收附加消费税。

3、鉴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投资强度大,建议加大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行业领先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02

严望佳委员:建立有效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监管框架

严望佳说,材料技术进步为塑料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可能,生物可降解塑料近几年被越来越多政府和企业作为治理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然而错误理解、绿色营销以及盲目推广,使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出现混乱,发展面临阻碍。比如生物可降解塑料如果没有规模化收集,并送到能提供合适降解条件与降解时间的专业处置场,绝大多数所谓“可降解”材料及其包装产品在自然界中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自然降解。

严望佳呼吁,对“可降解塑料”做出科学定义,相关部门据此进一步规范管理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审查、更新、制定相关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在法律上明确生物降解塑料在现代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税收上细化优惠措施。

03

侯茂丰委员:在海南建国家级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全国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常委、海南省委会主委侯茂丰委员向大会提交提案,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海南加快推进白色污染防治,为全国加大白色污染防治力度探索经验、发挥示范作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提案指出,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但面临的压力不小,特别是白色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每年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量约为12万吨,其中本省生产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占一半以上,白色污染已经成为海南优良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若能实现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将为海南争创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侯茂丰指出,海南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白色污染传播提供了隔离屏障,具备在本岛率先消除白色污染的天然条件。海南加快推进白色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有:当前海南的白色污染源头治理任务还比较艰巨;目前海南市....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塑料瓶包装占据塑料包装行业“半壁江山” 下一篇:完全禁止塑料可能会增加对地球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