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水性漆的机器人喷涂工艺开发

知识中心 > 工业涂料 > 水性漆的机器人喷涂工艺开发


水性漆的机器人喷涂工艺开发


0  

引言

应市场旺盛的需求,在一条“溶剂型中涂+水性漆色漆+溶剂型清漆”工艺应用的涂装线上,以一次调整优化到位的效率,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家用MPV车型的棕色颜色的喷涂工艺。以其靓丽的涂膜外观,助推其成为MPV市场的“神车”。

本文从工艺调试准备及分析,到机器人仿形开发,到颜色外观调试,介绍了高效的喷涂工艺开发流程,介绍了水性漆喷涂、机器人仿佛技巧及颜色调整的相关知识,以供同行参考。

1 工艺开发准备

工艺开发准备很重要。充分的准备,可以有效减少对正常生产时间的占用,不影响生产线的持续运转。

1.1 工艺布局分析

    本生产线全工艺过程是“阴极电泳+溶剂型中涂+水性色漆+溶剂型清漆”的工艺过程,主线是单线、局部双线的生产线布局。

中涂、面漆喷涂工艺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涂为单线,中涂打磨及面漆喷房为双线。因为面漆喷房A线与B线布局是一致的,所以确定了其中一条线的喷涂工艺后,可以直接复制到另一线使用。

喷房工艺段布置,遵循“先手工喷涂内表面,机器人自动喷涂外表面”的作业模式。通过测算,手工内部喷涂色漆后的流平时间大于6min;机器人喷涂色漆后的流平时间大于2min;手工内部喷涂清漆后的流平时间大于12min;而机器人喷涂清漆后的流平时间大于8min。机器人喷涂是“旋杯+静电”的喷涂过程。通过使用本次喷涂工艺开发的棕色色漆及清漆,在实验室进行挂板喷涂,按照上述的流平时间进行成膜模拟。经评估与确认:本生产线的流平工艺时间满足该棕色油漆的流平工艺需求。

表1 机器人喷涂参数初设

参数

静电电压

(kV)

成型气压

(sLpm)

旋杯转速(krpm)

喷涂距离

(mm)

油漆流量

(cc/min)

范围

30~60

350~400

45~50

250~400

80~240

1.2 水性漆喷涂成膜特点

利用静电旋杯喷涂水性漆成膜的过程,可以分为雾化、荷电、运动附着、收缩及微调整四阶段。

阶段一:雾化。水性漆经过高速旋转的旋杯,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形成无数的微小液滴、粒子。

阶段二:荷电。微小液滴、粒子,在雾化器高压发生器及工件之间形成的电场上,荷上电荷。

阶段三:运动附着。已经荷电子的微小液滴、粒子,在高速旋转赋予的初始速度下,飞向被喷涂车身表面,并在表面均匀附着。

阶段四:收缩及微调整。微小液滴、粒子持续在表面附着,并伴随着溶剂的挥发而持续收缩及微调整(如浓缩、聚集迭合、挤压变形等),形成涂膜。

水性漆与溶剂型油漆成分最大的差异,是溶剂类型的不同(。水性漆的溶剂大部分是水。水的蒸发潜热达540cal/g,是有机溶剂的5~8倍,在标准条件下表干的时间相对长。所以,对于水性漆的成膜质量来说,粒子在飞行过程中相对不易引发水的挥散,涂着固体分、粘度不易升高,阶段四的收缩及微调整作用是很有限的,成膜质量主要依靠阶段三的均匀附着效果。所以,高质量的涂膜,需要合适的喷涂电压、成型气压、旋杯转速、喷涂距离、油漆流量及合理的喷涂运行轨迹。参考其它颜色油漆的喷涂应用经验,喷涂参数范围初设如表1。

表1  机器人喷涂参数初设

参数

静电电压

(kV)

成型....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大客车的水性漆喷涂研究 下一篇:石感漆如何做到喷涂均匀?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