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的涂装历程---经验与体会
引言
屈指数来,从踏入大学那天开始,我的涂装技术生涯已有36个春秋。36年的岁月,对于历史只是弹指一挥;对于个人可以说是历历在目、终生难忘。抚今追昔,回顾总结个人走过的技术道路,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人,生在困难时期,长在混乱时期,幸运的是,在我的技术成长历程中,正好赶上了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时期,伟大的历史时代为涂装行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涂装历程
全国27万“七七级”大学生的一员
1977年3月7日(七七级春季入学),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美丽的湖南长沙,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在5%的录取率中,被湖南大学化工系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录取,确实是幸运的,也就是这一张录取通知书,使我为其奋斗了36年以及今后的岁月。四年的大学生活,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五大化学(有机、无机、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理论、腐蚀防护工程、涂料与涂装、电镀、防锈等理工科的知识,使我真正认识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并指导了今后的专业方向,乃至在有其他诱人的工作选择时,难以割舍四年所学的专业!
机械工厂设计行业中的年轻工程师
1982年2月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机械部设计研究总院(北京),成为了一名机械工厂设计中的年轻工程师。适逢中国的机械工业“百废待兴”和“引进吸收”,大量的机械工厂建设、技术改造任务蜂拥而至,我主要是进行涂装、电镀、防锈等腐蚀防护工程的工艺设计,其中涉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有时还要进行课题研究,解决新的工厂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同时,熟悉和掌握了国家基建、技改的流程,进行机械行业的区域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非标设计任务书等设计文件,合计约有50余个重大项目。
遵循设计院“蜜蜂采花酿蜜”的传统,向设计院的老工程师学习,向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国内的创造发明学习,向工厂企业的工程师和工人的智慧学习。八年的专业设计院职业生涯,的确让我开拓了对各行业的视野,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将涂装(腐蚀防护)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当然,我也积极探索和试图解决一些问题:如何避免设计院的设计只能起到“橡皮图章”和“复印机”“照相机”"的作用?设计院如何与工厂企业进行最有效的结合?如何将工厂的实际涂装(腐蚀防护)生产经验变为工厂设计工程师的知识?如何将涂装设备(含电镀、防锈)与工厂设计有机地结合(避免两张皮)?
汽车行业的涂装工程师和管理者
1989年11月至2001年7月的12年期间,是我涂装(腐蚀防护)知识收获最多、技术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也是我涂装技术经历中最难忘的时光。
1)1992-1993年,作为涂装行业罕见的国家派出的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进行涂装金属腐蚀及防护方面的研究,学习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经验,考察日本汽车行业的涂装技术和现状,并有机会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进行实际操作;
2)1995年起,历经5年时间,我参加了中国重汽集团与著名的VOLVO卡车公司筹办合资企业的工作,通过到瑞典本土参观培训、与VOLVO涂装工程师共同考察世界顶级涂装设备供应商、设计先进的涂装车间,学习到了国际最高水平的涂装技术知识;作为拟建驾驶室分厂的负责人....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