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漆膜脱落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0 引言
某车型自上市以来,售后市场反馈珍珠白漆膜脱落问题5例,这部分车型PPM值为411,故障里程均小于2 000 km。漆膜剥落属于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极易造成顾客抱怨,品牌形象受损,甚至引发顾客退车、换车。为迅速解决该问题,开展了关于漆膜脱落问题的调查、分析、验证、解决、后续的跟踪工作。
1 问题调查
针对问题车缺陷部位进行现场调研,情况如图1所示。
经与经销商确认,漆膜脱落问题发生在经销商检查库存车,揭除车身外部防护膜时,该车右前门表面漆膜随胶带剥落。现场通过简单仪器(漆膜膜厚仪)检测,得出如下结果:
1)目视漆膜脱落后的表面光滑有光泽,色漆、清漆涂覆完整,未发现打磨痕迹;
2)测量脱落漆膜部位的漆膜膜厚为109 μm,与右后车门、机盖膜厚部位相近且属于正常工艺范围,周边漆面未脱落部位膜厚为220 ~ 310 μm,同时出现流漆现象,可判定该区域进行过补漆处理,脱落的漆膜为修补后喷涂的清漆层。后返厂调查问题时,发现有该车检查票及返修记录单,证实了该车此部位确实经过了补漆处理。
2 问题分析
初步分析造成漆膜脱落的原因主要为漆膜间附着力差,漆膜间不能形成紧密牢固连续的膜层,分子间的凝聚力下降。
漆膜间的附着力本质上为一种分子间的界面作用力,包括两方面: 1)有机涂层与基体金属表面的黏附力;2)有机涂层本身的凝聚力[1],主要体现在各涂层间的固化交联反应。在喷涂及烘烤过程中,不同漆层接触形成界面,产生物理、化学方面的力,相互作用,构成漆膜间的附着力。
。在本案例中,问题产生在漆膜修补过程,在红外线烤灯烘烤达到一定温度(依据高温漆、低温漆不同材料而定)的条件下,低分子树脂发生固化交联反应成膜,构成修补漆膜与正常漆膜之间的附着力(见图2 ~ 3)。
3 现场问题排查及验证
....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