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涂料的前世今生吗?
涂料的前世与今生
几年前,美国总统带领家属到华访问期间,在进入西安秦陵博物院一号俑坑的一刹那,美国总统及家属瞬间露出非常惊讶的表情,既惊讶于兵马俑规模的宏大,也好奇于兵马俑彩绘的绚烂,当他们来到一件正在清理的陶俑旁边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他们表示特别希望能把文物保护的经验教给美国。
他们希望中国传授文物保护经验,这一点也不难理解,陶俑上面的涂色历经2千多年,有的依然“颜值”很高,堪称是彩绘的奇迹。当然,这首先是涂料——包括颜料在内——的功绩,没有化学成分稳定的涂料,想必埋藏于地下的陶俑,早已是斑驳陆离真面难辨了。
一般而言,涂料就是涂覆在被涂物件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材料。比如油漆,比如颜料。它既可以是无机的,如电镀铜,电镀镍,电镀锌等;也可以是有机的,如大多数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现如今,有机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涂料市场的主体。人类生产和使用涂料亦如绘画一样,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甚至它们就是相互依存比翼齐飞的“鹣鹣”(传说中的比翼鸟)。绘画因涂料愈加精美,涂料因绘画不断创新。中国仰韶文化时期残留陶片上的漆绘花纹、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绘画、法国拉斯科洞穴岩壁绘画等大量考古实物和资料无不证实,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野兽的油脂、草类和树木的汁液以及天然颜料,配制原始涂饰物质,然后用羽毛、树枝进行创作。这恐怕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涂料。
人们对唐三彩多有垂青,这不仅因其造型生动,还因为它色彩斑斓,要不然,也不会以“三彩”作为称谓。当然。唐三彩绝不仅限于三种颜色,而是指“多彩”的意思,就如在同一器物上可以有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也有许多器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甚至有的更为单一,只有一种、两种而已。我们知道,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烧制时先将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的高温焙烧,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次入窑焙烧而成。由于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高温后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各种色彩,显示出浓淡相宜、交互浸润、斑驳淋漓、色彩协调、花纹流畅的特质;加之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武士肌肉发达....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