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生产应用基础知识、常用术语
一、涂料的定义
涂料是指一种液态或粉态材料,它可以通过某种特定的施工方式涂覆在物体表面,经干燥固化后形成牢固附着、具有一定强度的、连续的固态涂膜,对被涂物具有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
涂料的作用及功能
: (1)保护作用; (2)装饰作用:增加物体表面美观。 (3)特殊功能作用:防腐、抗静电、绝缘、吸热、发光等特殊功能。
按涂料分散介质的不同,涂料可分为:溶剂性涂料、水溶性涂料、乳液性涂料和无分散溶剂粉末涂料。
二、涂料的组成
涂料由成膜物质、颜填料、溶剂和各种添加剂4大部分组成。
成膜物质
是涂料的基础,起成膜等作用,主要是各种油脂和树脂,可以是天然物、动植物油等,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如丙烯酸树脂等。
涂料配方中主要成膜物质都以天然树脂、合成树脂及其复合物,或它们的改性物和油料三类原料为基础。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脂肪酸酯。
在使用上可根据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划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
干性油:分子中平均双键数6个以上,具有较好的干燥性能,干后的涂膜不软化。
半干性油:分子中平均双键数在4~6个之间,干燥成膜速度较干性油慢 。
不干性油:分子中平均双键数在4个以下,在空气中不能自行干燥,因此不能直接作成膜物质。
颜填料
,起漆膜构色、增强抗....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