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涂料生产安全技术知识

知识中心 > 工业涂料 > 涂料生产安全技术知识


涂料生产安全技术知识


第一节

引言

涂料生产属精细化工行业,具有化工生产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特性。

一旦管理不善,操作失控,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等事故及灾害。随着涂料生产的迅速发展,其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结构、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因此,我们应遵循涂料生产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去探索、研究涂料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从中掌握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事故和灾害,保护涂料生产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国家和企业财产免受损失,促进涂料生产的持续发展。

一、涂料生产的安全问题

涂料生产的安全问题涉及组多方面的因素,如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原辅材料、操作者以及生产环境等。

因此,在涂料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的全过程中都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多

涂料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性质各异,大多数具有可燃性,如各种油脂(桐油、亚麻油、蓖麻油等);

也有易燃的有机溶剂,如200号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浓度,遇见火源立即引起爆炸。

同时,还有如苯、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有毒物质,易引起职业中毒,所以,涂料生产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

生产过程中生产性火源多

目前,在涂料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热炼漆料和树脂合成过程中,除一般使用蒸汽和热载体加热外,还存在使用明火加热,在试制、检验分析中也使用各种电烘箱、电炉等加热设施;在检修过程中也时有电(气)焊等火源,更增加了徐料生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电器设备多,安全性较差

在涂料生产现场中,使用电气设备如机电设施、配电设施、电气线路、排风扇、开关等较多,并存在选型、安装不符合防爆规范、线路老化、安全性差等不安全因素,是导致燃烧、爆炸的重大因素。

用于贮存的容器多,但密封性差

在色漆生产使用的各种大小调漆缸(桶)、槽、罐比较多,但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是不密闭的容器。因此,在生产现场会散发出易燃的溶剂蒸气或粉尘,易引起人员的职业中毒和火灾或爆炸危险。

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于不断加强了涂料工业的技术改造,使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增加了涂料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但是生产最终还要靠人的掌握和控制。当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违章作业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

因此,提高操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加强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仍是涂料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危险设备多,易导致人的伤害

涂料生产中经常使用三辊机、双辊机、球磨机、砂磨机、高速搅拌机等危险设备,若不严格操作会造成人员的伤害。

涂料生产厂房、车间、贮槽等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规范  这也是引起事故的又一主要因素。

二、涂料生产中的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涂料生产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正确使用好防护用品,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仔细检查本岗位设备、物料和有关安全设施等是否齐全完好。

生产过程中要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及岗位安全操作法。

明火热炼岗位,严格控制火源和点火停火规定。

反应釜岗位要按工艺指标控制反应温度,升温应缓慢,反应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及时取样分析,控制反应终点,防止火灾和胶化。

反应釜操作过程一旦发生着火或胶化时,立即停止升温和搅拌,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并用水对釜外冷却降温。同时应及早报警,使用灭火器材扑救。物料稀释时,要控制稀释温度。

色器生产过程中,投加颜料要轻、慢,防治粉尘飞扬和异物掉入容器内,开启通风除尘设施。

砂磨机运行时,要控制流量,开启降温设施,避免漆浆温度过高而导致溶剂挥发过多和导致燃烧。生产现场努力实现密闭作业,严禁使用有机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和地面。加强通风,降低爆炸性气体浓度。

生产中用于擦洗等用途而产生的纸屑、纱头、碎布、手套等废弃物,不准乱抛,应投入装有冷水的铁桶内,并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

生产场所严禁吸烟。防冶静电及铁器撞击。在生产场所从事动火、进入容器、登高、动土、停电检修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

操作转(传)动等危险设备时,严格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不准接触和检修设备以及打扫设备卫生。

试制、分析、检验工作中,要防止火灾、触电。要慎用各种易燃、有毒、有腐蚀物质、防止燃烧、中毒、灼伤和其他意外伤害。

正确使用各种专用工具和消防器材。

工作完毕后,清理检查生产现场中的设备、工具,搞好卫生,切断水、电、气(汽)、物料及火源,关闭门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第二节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一、燃烧与防

(

)

1

、燃烧

与燃烧条件

燃烧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燃烧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三个特征。

物质是否燃烧主要取诀于使用和产生的物质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等物理化学性质。闪点、燃点、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燃烧,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的蒸汽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在足够助燃物(空气、氧气)由明火作用引起的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是指目些物质在没有外来明火的作用下,由于物质内部发生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逐渐积聚,使物质发生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燃烧条件

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如氧气或氧化剂等)和有导致燃烧的热能源——着火源的同时存在。

总之,燃烧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缺少其中一个条件,燃烧就不会发生。

2

、防

(

)

火原理、方法和灭火器材

灭火原理

设法及时破坏或消除燃烧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之一,就能阻止燃烧的发生和继续,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方法

a.隔离法  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得持续蔓延。

b.冷却法  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其温度。当温度下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火就会熄灭。

c.窒息法  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与燃烧物接触,使燃烧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

d.化学反应中断法  又称抑制法, 它是将抑制剂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使燃烧中断。

常用的灭火器材

a.二氧化碳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V以下的电气设备及油脂等火灾。不适用于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的初期火灾。

b.干粉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扑救石油类产品、可燃气体、有机溶剂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在扑救油类火灾时,干粉气流不要直接冲击油面,以免油液飞溅引起火灾蔓延。

c.泡沫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扑救油脂类、石油类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期火灾。但不适用于扑救金属钾、钠、镁、铝及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

d.卤代烷“1211”灭火器又称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分子式CF2CIBr,主要适用于扑救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期火灾。

二、爆炸极限与爆炸防止措施

(一)爆炸及爆炸条件

爆炸

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爆炸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波和神击波的特点。常见的爆炸分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

爆炸条件

爆炸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涂料是否有甲醛? 下一篇:涂料的分类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