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涂料中溶剂的作用理论总结

知识中心 > 工业涂料 > 涂料中溶剂的作用理论总结


涂料中溶剂的作用理论总结


溶剂在涂料中的作用

溶剂在涂料中的作用往往不为人们重视,认为它是挥发组份,最后总是挥发掉而不留在漆膜中,所以对漆的质量不会有很大影响。其实不然,各种溶剂的溶解力及挥发率等因素对于制成的漆在生产、贮存、施工及漆膜光泽、附着力、表面状态等多方面性能都有极大影响。

涂料用溶剂一般为混合溶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真溶剂

助溶剂

稀释剂

。酯类、酮类等溶剂既能溶解硝酸纤维素,也能溶解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是真溶剂,芳香烃及氯烃是合成树脂的真溶剂,硝酸纤维的非溶剂(稀释剂)。醇类是硝酸纤维素的助溶剂,合成树脂的非溶剂(稀释剂),但对于含高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的合成树脂,醇类又是真溶剂。脂肪烃(石油溶剂)不能溶解一般的丙烯酸树脂(除侧链烷基碳链较长的聚合物)。

涂料在施工时,涂料中的树脂,颜料,增塑剂一般不宜调整,而涂料中的溶剂却能任意调整比例,达到最佳施工粘度。

溶剂的选择原则

2.1 相似相溶原则

    各种高分子化合物及各种溶剂都因其分子结构的构型,极性基团的种类与数量,分子链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性质。高分子化合物如为极性分子,就必须使用极性溶剂使之溶解;如果高分子化合物是非极性的,就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这就是相似相溶的规律。硝酸纤维素的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所以能溶于酯、酮等极性溶剂,而不溶于烃类等非极性溶剂。

2.2 溶解度参数原则

    任何一种高分子材料都是*分子间作用能使其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这种作用能称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为内聚能密度(CED),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定义为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可作为选择溶剂的参考指标,对于非极性高分子材料或极性不很强的高分子材料,当其溶解度参数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等或相差不超过±1.5时,该聚合物便可溶于此溶剂中,否则不溶。高聚物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可以测定或计算出来,单位为(卡/cm3)0.5。

常见聚台物的溶解度参数

聚合物     S(卡/cm3)0.5

  聚四氟乙烯          6.2

  古马隆树脂          6.9

  聚二甲基硅氧烷        7.3~7.6

  低密度PE           8.0

  中密度PE           8.1

  高密度PE           8.2 

  PP                     7.9~8.1 

  乙丙橡胶                 7.9~8.0  

  聚异丁烯              8.05

 PS                      8.5~9.1

 ABS                    低于PS

 PA-66、PA-6            13.06~13.7

 硝酸纤维素                10.6~11.5

 天然橡胶                 7.9~8.3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酪      9.3  

 聚醋酸乙烯酯        9.4 

 聚碳酸酪             9.5 

 PVC                    9.5~9.7 

 PPO                 9.8 

 聚氨酯      ....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涂料专业知识 下一篇:涂料功能,哪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