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油墨的干燥性

知识中心 > 油墨行业 > 油墨的干燥性


油墨的干燥性


一、油墨的干燥性和固着

1、干燥性

——是指油墨由流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的能力。用油墨干燥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h。

油墨的干燥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固着阶段):

由液态变为半固态失去流动性和转移性,也称为油墨的固着阶段,是油墨的初期干燥,用“初干性”表示。

第二阶段:

半固态油墨中的连结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在承印物表面完全干结成膜,这是油墨的彻底干燥阶段,用“彻干性”表示

2、固着

——是指当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后,随着油墨中一部分连结料的渗透或挥发,膜层成为半固态的凝胶状态失去流动性,固定、附着在承印物表面上。即油墨由流体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现象。

二、油墨的干燥性与印刷的关系

1、干燥性过小

(1)印迹干燥时间长,油墨的渗透时间增加,连结料的渗透量增大——印迹耐磨性差,易产生粉化、脱落现象;

(2)连结料渗透过多,印迹不能形成光亮的结膜——色彩鲜艳度不够;

(3)印迹干燥速度过慢,印品易产生粘脏,影响叠印。

2、干燥性过大

(1)油墨固化干燥,丧失了原有的流变性,粘度上升,屈服值增大——油墨在墨辊上堆积,传递困难;

(2)粘度增大,产生拉毛,剥离现象。

三、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方式

物理方式

化学方式

光化学方式

干燥形式 

渗透干燥

挥发干燥

氧化结膜干燥

能量辐射干燥

冷凝干燥

沉淀干燥

红外线干燥

电子束干燥

1、凝聚干燥

——树脂连结料所特有的干燥形式,属于一种快速干燥的形式。

(1)定义:

连结料中含有树脂成分的油墨,当溶剂及油类等从树脂中被释放并除去后,树脂分子便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聚集状态,并连同颜料等一起固化而干燥的形式。

(2)干燥机理

①油类、溶剂的析出

——油墨印到纸张上以后,油类或溶剂从树脂中被释放出来,并以不同的方式被去除或脱离树脂(如渗透、挥发或氧化);

②连结料中树脂的浓度增大,粘稠度也增大,树脂分子之间形成密切接触 状态,并自然地连接起来;

③最后,树脂分子凝聚在一起形成薄而透明的干燥膜层,同时将其中的颜料和填充料粒子包围起来,一起变为固体状态,完成了凝聚干燥的过程。 

2、渗透干燥(Penetrating....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油墨对印刷品的质量都有哪些影响? 下一篇: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为什么以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