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的颜色测控
前言:
粉末涂料开发早期主要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随着粉末涂料生产及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环保意识与法规的强化,粉末涂料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粉末涂料的装饰美化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现代化企业的流水线加工装配(如冰箱、空调、仪器仪表、金属门窗、铝型材、机电设备等厂家)更要求涂装产品内外质量的高度稳定,批次间涂层颜色一致成了客户的重要要求。
1、颜色测量
1.1 目测
G B/T9761-98《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等效果均采用ISO3668-1976标准,规范了涂层颜色的目视比色方法,可在自然光、比色箱的人造标准光源下进行检测,常用光源为D65、A两类。
目视比色对观察者要求较高,负责比色检验的观察者应通过色盲检查镜的检查,戴有眼镜的其镜片必须在整个可见光谱内有均匀的光谱透过率;由于色视觉随年龄变化很大,40岁以上的观察者也要接受色盲检查镜的检查。
观察者连续工作会降低比色质量。目测是最直接、感性强烈的检测方式,配色中仪器测量只能是质量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
1.2 仪器测量
1.2.1 测量原理
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定向透射、散射透射以及光吸收,而物体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它的漫反射;
使用光谱光度计测定粉末涂料涂层的光谱反射因数(如K/S比),即可计算其三刺激值,进而对不同颜色的差别进行计算对比,测量装置见图1。
将其连接电脑与专用软件,可以将颜色数据、颜色效果、K/S曲线、色差进行显示、储存及输出。
采用棱镜分光的扫描光谱光度计
1.2.2 测量仪器
颜色的测量仪器主要有色差仪、测色仪两大类。色差仪价格便宜、易于携带,能进行方便快捷的颜色测量比对,也可以给配色人员提供数据参考,但误差大,也无法直接进行配色操作。
测色仪有两类,一类为便携式,似色差计,但是测量更精确,可以进行系统数据输出,但不能用于配色;另一类可以同时进行测量与配色操作,价格较高,只适用工厂使用。
目前色差仪、便携测色仪使用较广泛,而可配色的测色仪只有规模较大的少数粉末涂料企业应用,这类仪器的代表商有美国X-Rit e(爱色丽)、日本MINOLTA(美能达)公司等。
1.2.3 测量操作
测色仪的操作程序是:开机→进入操作界面→黑白板校正→试样测量→数据输入→比色→数据输出→关机。
一般的色差仪在开机预热后(30 m i n左右),直接进行标样、试样的测量和色差对比,也可以将结果简单输出。
测色仪则不需要专门预热,电脑开机后,直接进入操作界面进行各类操作,并将各种光源下的颜色数据、色差、光谱曲线、直观颜色效果等显示出来,形成报告。
2、配色
2.1 配色原理
常规粉末涂料的配色属于混色定律中的复杂减色法混合,K u b e l l k a-M u n k理论认为,光在着色层中是完全漫射的。
“二常数K u b e l l k a-M u n k理论”采用涂层的K/S光谱图(K-吸收度、S-散射度)来表征颜料,最后使用光谱匹配算法以实现恒定匹配。
配色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运用配色软件,从颜料库中筛选颜料进行K/S光谱复配计算,最后将预测色差较为理想的配方提供给配色人员选择。由于仪器设置的光源总是有限的,电脑配色仍属于条件匹配。
2.2 电脑配色流程
2.2.1 颜料选择
根据颜料厂家的技术说明或产品介绍,按粉末涂料生产与应用的基本要求(如耐热性200 ℃、耐酸碱、抗迁移性),初步选择可以使用的颜料;
然后对选出的颜料进行试验检验,一般要进行200 ℃/2 h、Q-U V250 h检验;要求严格的还要进行200 ℃/4 h、Q-U V500 h及500 h盐雾试验。
用于户外的颜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光、耐候牢度。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筛选和分类,如户内颜料、户外颜料、通用颜料、耐蚀性颜料等。
配色人员对颜料的着色力、吸油值、分散性包括价格、供应量、生产厂家等也要加以注意。要强调的是:生产厂家的技术说明甚至是质量保证均不能替代自我的试验检验。
2.2.2 数据库建立
配色仪的配色软件都详尽介绍了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主要是黑板、白板、遮盖力以及颜料的数据。
配方中除要建立数据的颜料外,其他原料应该选择质量优异的品种或企业最常用的品种并保持固定,以保证数据可靠并利于以后生产的颜色调配,忌用质量差(如色杂、不稳定)、非经常用的品种。
命名一个数据库,搭配选择颜料,一般数额为20~25种(如红色4种、蓝....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