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粉末涂料中的粒度理论及粒度仪的选择
浅谈粉末涂料中的粒度理论及粒度仪的选择
张华东
导读:
介绍了粒度测量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粒度仪,提出了涂料企业如何选择粒度仪的建议,并说明了粉末涂料粒度控制的重要性。
1
前言
在粉末涂料的制造过程中,粒度是粉末涂料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对涂膜的各项性能影响很大。
在传统的粒度测量中,以过筛方法最为常见,但此种方法难以给出详细的粒度分布。
特别是一些高档粉的生产,其中间物和最终产品都是颗粒状的情况,对颗粒状物质的质量检查,粒度测量工作尤显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粒度测量仪器的出现,给生产、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2
粒度测量理论
2.1 粒径(又称粒度)
绝大多数粉末涂料颗粒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即非球状颗粒,直径大小由通过颗粒重心连接颗粒表面两点间直线段的大小所确定。
因此,这样确定的直径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分布,即连续地从一个上限Dmax 变化到一个下限Dmin,这时的粒度值只能是所有这些直径的统计平均值,它和平均的计算方法有关。
计算平均粒度有三种表示方法:几何平均径,算术平均径,调和平均径。
2.2 粒度分布及表示方法
粉末涂料为多分散颗粒系统,其粒径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将其中的粒子群分成若干组,每组的粒子量与整个粒子群量的比,称为频度分布;各群粒子量和整个粒子群量的比,称为累积分布。
一般来说,频度分布和累积分布统称为粒度分布。由于所定的基准不同,频度分布和累积分布将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粒度测量工作面对的是大量颗粒的统计研究,也即要测量颗粒系统的粒度分布,测得的粒度分布数据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图示,函数。
2.2.1 粒度分布表
用表格列出各个粒度范围的百分量或粒度组成,这是表示粒度分布的最简单的形式,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表1中,如27.0μ m,应不包括27.0 μ m;(27.0~36.0)μm;应包括27.0 μ m到36.0 μ m。
2.2.2....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