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酸二丁酯的作用
背景及概述[1][2]
自20世纪中叶聚氯乙烯工业化以来,作为主要增塑剂的酞酸类化合物的生产得到急速发展,目前全世界产量在2000万吨以上。由于其添加量大,且与树脂之间无化学连结,随塑料制品废弃物已广泛进入环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塑料薄膜,到70年代末,我国农膜使用无论数量还是面积已达世界之最。
农膜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中残膜大量累积,与城市废弃物与污水共同构成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的增塑剂污染源。过去人们一直以为酞酸二丁酯化合物安全无毒,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其可致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引起内分泌、免疫、神经系统异常,具有胚胎毒性,是一种激素类内分泌干扰化合物。美国和我国环境检测总站都将酞酸二丁酯列为环境中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
酞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一种优良的增塑剂,由于其相对价廉且加工性好,在国内外使用非常广泛。酞酸二丁酯对于多种树脂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具有色泽浅、电性能好、挥发性低、气味小和耐低温等特点。酞酸二丁酯是硝化纤维、醋酸纤维、聚氯乙烯等的理想增塑剂,具有良好的软化作用和优良的稳定性、粘着性、耐挠曲性和防水性。此外,酞酸二丁酯也用于制造油漆、胶粘剂、人造纤维、印刷油墨、安全玻璃、染料、杀虫剂、香料的溶剂和织物润滑剂等化工产品。
但是,酞酸二丁酯能引起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变化,然后进一步引起它们组织上的改变;有趋肝性,可引起轻度致敏作用,具有中等程度的蓄积作用和轻度刺激作用,是一种可疑的内分泌干扰素。目前美国、欧盟等多国都明确禁止或限制使用酞酸二丁酯,我国也鼓励使用其他化学品替换有毒有害的酞酸二丁酯添加在日化用品中。
酞酸二丁酯
....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