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注塑成型相关定义解释

知识中心 > 塑料行业 > 注塑成型相关定义解释


注塑成型相关定义解释


注塑成型相关的定义

1.一步混料法 

混料时,将各组分一次加入并混合的方法。 

2.干法型 

用预浸料或预混料成型增强料制品的方法。 

3.干法缠绕 

用预浸纱带(或布带)缠绕到芯模上,成型增强塑料制品的方法。

4.内衬层 

为满足使用所要求的性能(如耐腐蚀、耐烧蚀、防渗漏等),在制品内壁衬附具有相应性能的内表面层。 

5.分层固化 

对厚壁制品分次成型和固化,最后一次进行完全固化的方法。 

6.手糊成型 

一种制造增强塑料制品的方法。该法是在涂好脱模剂的模具上,用手工一边铺放增强材料,一边涂刷树脂,直到所需厚度为止。然后通过固化和脱模而取得制品。 

7.允许偏了角 

纤维缠绕过程中,不发生滑移的非测地线与测地线之间的夹角。 

8.长纤维粒料 

连续的纤维束通过挤出机的角式机头时,被熔化的树脂液均匀包复后,再经冷却,由切粒机切成一定长度的粒状料。 

9.片状模塑料 

树脂糊浸渍纤维或毡片所制成的片状混合料。 

10.加压时机 

模塑时,合模后对模具开始施加压力的最适宜时间。 

11.半干法缠绕 

连续纤维纱(或纱带,布带)浸渍树脂胶液,预烘后随即缠绕到芯模上成型增强塑料制品的方法。 

12.可溶性树脂含量 

预浸料或预混料在树脂可溶部分的含量。用试样中可溶树脂的重量与试样中原有树脂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13.纤维体积含量 

纤维增强塑料中纤维体积的含量。用试样中纤维所占体积与试样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14.纤维表面处理 

为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粘结能力而进行的改善纤维表面物理或化学性能的过程。 

15.纤维缠绕成型 

在控制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以浸有树脂胶液的连续丝束缠绕到芯模或模具上成型增强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

16.交联 

聚合物分子链间形成复杂的共价键或离子键的过程。 

17.后固化 

为使热固性材料模塑制品完全固化而进行的热处理。 

18.压缩模塑 

模压成型compression moulding 在封闭的模腔内,助压力,一般尚需加热以成型一种塑料制品的方法。 

19.团状模塑料 

将加入填料,引发剂等组合的不饱和聚酯与短切纤维在捏合机内捏合而成的团状混合料。 

20.启用期 

热固性模塑料按工艺要求放置一定时间后才能使用的最适宜时间。 

21.冷固化 

在常温下固化热固性材料的过程。

22.层压成型 

用或不用粘结剂。在加热,加压条件下把相同或不同材料的两层或多层结合为整体的方法。 

23.纵向缠绕 

浸过....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注塑成型基础知识讲解 下一篇:注塑成型相关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