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可降解塑料”的有效路径——化学回收

知识中心 > 塑料行业 > “可降解塑料”的有效路径——化学回收


“可降解塑料”的有效路径——化学回收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可降解”塑料越来越受到青睐,很多企业也打出了“可降解”和“环保”的招牌。

随着人们对可降解塑料认识越来越深入,可降解塑料可能不是那么环境友好。

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一般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年,从环境容量的角度而言,塑料已经成为超级垃圾。截止到2019 年底,中国的初级形态塑料产量已累计到10亿吨。作为石油资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塑料消费大国,中国在“塑控”——调控塑料生产、消费与后端处理、处置问题所处的情形较全球大多数国家更紧迫。

可降解塑料不等于环保塑料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意见》同时提出,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方便群众生活。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在重点覆膜区域,结合农艺措施规模化推广可降解地膜。

在塑料领域,“可降解”并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代名词。塑料的本质碳龄、在产品链中的位置,加上后端处理处置方式,共同决定着其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环境绩效。

目前市面上的塑料包括石油基非生物可降解塑料即传统塑料PE、PP、PET等,生物基非生物可降解塑料如生物基-PE、生物基-PP、生物基-PET等,石油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如PBAT/PBS、PCL等,生物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如PLA、PHA等。

据相关人士介绍,向下游加工、制取塑料制品的过程中,每吨可降解树脂与传统树脂的能源需求基本相当。然后,塑料使用是功能决定的。在功能单位一致的情况下,新生代塑料制品的物料需求普遍较传统塑料制品要高,例如,1.5~2 公斤PBS制塑料托盘在功能上才与1公斤PP制塑料托盘相当。在功能单位下,PBAT塑料、PBS塑料的环境影响通常会更大一些。

特别是当末端处理方式为焚烧的情况下,替代既不能实现“减量”的政策预期,又支付了更高的环境成本。

根据行业专业人士研究,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过程的社会成本为2253元/吨(2017 年)。其中,收集、运输和转运环节的成本为1164元/吨,焚烧排放二英致癌健康损失764元/吨,焚烧享有的各类补贴合....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科学家开发出环保阻燃的碳塑料,非常适合回收利用 下一篇:又一项创新!将塑料废料回收成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