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高速发展十年的背后化工原料催化剂行业进入「无利期
产能过剩的催化剂行业,“无利期”远远不是终点。
烯烃是一类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也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塑料、精细化学品的基础原料之一就是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
起初,石油是烯烃的主要来源,由于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各国相继开始了以煤代油的计划。“煤制烯烃”技术顺应时代而生,这项技术是先将煤炭制成合成气,再将合成气制成甲醇,然后用甲醇制成烯烃。
此技术链中,甲醇制烯烃是关键环节,也存在众多难点,核心难点之一就是催化剂的使用。
一般情况下,一套180万吨的甲醇处理装置能年产60万吨烯烃,同时每年需要消耗500-550吨催化剂。 近年来随着装置操作水平的提升及催化剂性能的改进,催化剂消耗量也呈下降趋势。
我国一直是“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科研人员就投入了煤制烯烃的研究。直到2006年5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刘中民主导的世界首次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艺名:DMTO)工业化试验宣告....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