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钠危险特性分析及钢桶包装形式的研究
引言
甲醇钠(Sodium methanolate)又名甲氧基钠,分子式:CH3ONa,CAS(美国化学文摘号):124-41-4。甲醇钠分为液体甲醇钠和固体甲醇钠两种,其中液体甲醇钠实际上是固体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在氮气保护下,向反应釜中投入金属钠或片碱,然后加入过量的甲醇,即可反应生成液体甲醇钠。将液体甲醇钠减压蒸馏并干燥即可获得白色粉末状固体甲醇钠。甲醇钠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B、磺胺类药品等,也可用于农药工业及食用催化剂和分析试剂等。
液体甲醇钠和固体甲醇钠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以下简称《目录》2015版)中明确列明的危险化学品。固体甲醇钠遇水极易发生反应,生成强腐蚀剂氢氧化钠和甲醇。甲醇是一种高度易燃液体,易挥发且有毒。在运输过程中如包装密封性不好,固体甲醇钠产品遇水或潮湿空气后极易变质,且生成的甲醇会对运输者造成毒害作用。2004年,从大连驶往蓬莱港的“英华”轮因一辆货车违规运载固体甲醇钠上船,行驶过程中伊士曼包装破损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引发火灾。幸亏处理得当,最终保住了轮船,经济损失百万余元。因此,分析固体甲醇钠的危险特性,并根据其性质选择适当的包装形式,对于促进甲醇钠国内和出口贸易,保障运输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固体甲醇钠的危险特性分析
1.1 固体甲醇钠的运输危险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按照危险货物运输时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将其分为爆炸品、气体(包括易燃气体、毒性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包括容易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物质)等9大类。
危险货物包装按照内装物具有的危险程度,划分为3个包装类别:最高危险性的物质,采用I类包装盛装;中等危险性的物质,采用II类包装盛装;轻度危险性的物质,采用III类包装盛装。在《建议书》的“危险货物一览表”中,固体甲醇钠的联合国编号为UN1431,主要危险性为第4.2类自热物质,次要危险性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II类包装。按照《建议书》2.0.3.3“危险性先后顺序一览表”中的规定,当危险货物具有第4.2类危险特性且为II类包装,同时具有第8类腐蚀性危险且为II或III类包装时,其总体危险性应将第4.2类危险性放在第8类之前,即货物在运输时具有双危险特性。固体甲醇钠的自热危险是该物质与空气中的氧逐渐发生反应产生热的过程。如果热产生的速度超过热损耗的速度,物质的温度便会上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诱导期后,可自发起火或自燃。固体甲醇钠运输时采用II类包装,即在自热危险实验中用25mm立方体试样在140℃下做试验,当外界环境温度为140℃时,样品内部的温度可超过环境温度60℃,达到200℃以上,属于最危险的自热物质。
固体甲醇钠的腐蚀性危险指的是其极易与水反应生成强腐蚀剂氢氧化钠,人体如接触到会发生皮肤腐蚀。反应方程式为:H2O+CH3ONa→CH3OH+NaOH。皮肤腐蚀指对皮肤造成不可逆损伤。腐蚀反应的特征是溃疡、出血、有血的结痂,而且在观察期14天结束时,皮肤、完全脱发区域和结痂处由于漂白而....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