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氢键类扩链剂

知识中心 > 聚氨酯行业 > 氢键类扩链剂


氢键类扩链剂


二元醇结合不同比例的1,4-丁二醇为氢键类扩链剂,氢键类扩链剂合成一系列不同UPy侧基含量的聚氨酯弹性体(PU-UPy)。通过FT-IR1、H-NMR、TG、DMA分析及拉伸测试,对UPy扩链剂及其制备的PU-UPy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Py扩链剂以及PU-UPy的结构与预期设计相符。UPy基团的自聚使得PU-UPy有着不同的热性能和良好的拉伸强度,完全使用UPy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环氧类扩链剂SMC的测定:与聚苯乙烯红外谱图比较,可以看出SMC样品在2830cm-1、2924cm-1、3025cm-1处的吸收峰相比之下很弱。 自由基共聚反应是比较复杂的,苯乙烯2EMC共聚反应除了生成希望得到的共聚产物外,还有可能生成各自的均聚物,若含量较少的EMC单体提前耗尽,后期生成的聚苯乙烯均聚物是实验不希望得到的,为此必须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环氧类扩链剂SMC的测定:2830cm-1、2924cm-1、3025cm-1处的吸收峰对应的是-CH2-基团和-CH-的C-H伸缩振动。聚苯乙烯在此处有强烈的吸收,而苯乙烯和EMC的共聚产物因为有EMC结构单元的存在,其分子结构中的C=O基团会使与之相邻的-CH2-基团和-CH-的C-H伸缩振动吸收强度大幅度降低,所以在此处的吸收峰很弱。综上所述,可以判定聚....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氟化扩链剂 下一篇:氨基扩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