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检测方法
图片
目前,化学纤维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还没有建立相关的统一的方法标准,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RD法、ICP-AES法、ICP-MS法以及灰化法等。
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目前检测聚酯切片及腈纶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普遍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二氧化钛在加热的条件下可溶于强酸,溶解后的四价钛离子能与过氧化氢形成黄色的络合物,使用分光光度计在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该测试方法的难点在于要使化纤中的二氧化钛完全均匀溶解在测试溶液中,要达到这种效果,一般采用焦硫酸钾法和浓硫酸加硫酸铵法这两种方法。采用焦硫酸钾法和浓硫酸加硫酸铵法两种方法,测定聚酯纤维中的二氧化钛含量。结果发现采用浓硫酸加硫酸铵法比较快捷方便,只要一次加热就能把二氧化钛转变成可溶性物质,而焦硫酸钾法需要二次加热,费时,而且需要添加高温电炉等设备,在灰化过程中还有毒气放出,具有一定危险性。综合比较后认为,浓硫酸加硫酸铵法样品处理方法简便,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更能实现快速、正确的检测要求。
此外,针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及准确性的不足之处,改进了样品量及溶液酸度的控制,将原有的灵敏度从0.01%提升至0.0001%,通过提高称样量并使用高氯酸替代过氧化氢褪色,提高了....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