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外饰色差管理与控制
0 引言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使用性和功能性,对整车外观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如果整车车身和外饰件存在色差,消费者很容易在目视上产生直观不良感受。另外,随着汽车产业升级,许多主机厂开始使用水性漆,而外饰件厂家仍然使用溶剂型漆,无疑给整车外饰色差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好整车色差既十分重要又充满挑战,本文主要从色差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1 色差评价
色差评价可分为目视评价和仪器测量两个部分,其中以目视评价为主,仪器测量为辅。目视评价评审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上岗,仪器测量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BYK公司的色差仪和BASF公司的色差处理软件,有了通用的测量设备和处理软件,才可能让不同生产厂的色差控制得以实现。
1.1 色差模型
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建立了颜色空间模型,颜色被定义分布在一个球形模型上,依据此球形模型为基础来不断优化矫正算法,逐步达到仪器与人眼观察颜色的基本一致。该球状模型将自然界的可视颜色进行了归纳,色度球中任一点的三坐标值即代表一种颜色属性。其中,定义X轴正负边界分别用“红-绿”a值代表,Y轴的正负边界分别用“黄-蓝”b值代表,Z轴正负边界分别用“白-黑”L值代表,中心点为灰色。
1.2 色差测量
色差仪模仿D65光源,光源单方向(45°)照明,可从多个角度(-15°、15°、25°、45°、75°及110°)同时测量单色漆或闪光漆的颜色。对于单色漆,由于不含金属铝粉,光入射到该种色漆之后各个角度的反射光强度差不多,各个角度目视没有差别,色差测量结果仅用45°表示即可。金属漆或珠光漆因各个角度的光反射情况不一样,目视会存在差别,各角度的测量结果都需监控。色差的测量点需要根据每个车型的特点来选取测量点,测量点位置尽量靠近匹配区域,曲率不能过大。目前,主机厂普遍采用一个测量区域的6次算数平均值来进行数据采集。另外,为了减少人员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检测人员使用色差仪时的方式方法应该保持一致。
1.3 目视色差
在目视方面主机厂成立色差联合小组,在拥有足够能量的光照条件下进行颜色审核。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观测的结果是最好的,观测的角度(正、侧面)取决于定向光源。如果是阴天,需要推迟观测,或在专门设计的标准光源间进行颜色评估,标准光源间需要保证灯泡覆盖所有光源(D65、D75等),并确保光强充足。某主机厂的目视评价标准见表1。
1.4 色差监控一致性
整车外饰件色差的目视评价较为主观且易受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因此,在日常的监控过程中,除了关注色差数据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对色差仪、色差软件及颜色标准数据等进行统一维护。另外,每个人对每种颜色的主观目视评价会存在一些差异,也需经常一起对标,....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