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云母珠光颜料,你了解多少?
1、什么是云母钛珠光颜料
云母钛珠光颜料俗称云母钛珠光粉。它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云母薄片为核,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或交替包覆多层二氧化钛及其他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微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天然珍珠极为相似的平面夹心体。可以把每一片珠光颜料都视为一个微细的三棱,因此它也能像普通的三棱镜一样,将白色的复合光分解成五颜六色的单色光,从而显示出极其美丽的珍珠光泽和金属光泽。
珠光颜料所产生的颜色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因而是典型的伪彩色。从反射光的强度而言,粒度较粗的珠光颜料能产生如星光闪烁的金属视感;粒度较细的珠光颜料则呈现类似丝绸和软缎般细腻、柔和的珍珠光泽。当光线入射时,一部分光线被表面膜层反射,另一部分光线通过折射透过膜层照到白云母基质后再次被反射出来。当光线在界面发生多次折射、反射及部分吸收、部分穿透作用时,平行光线发生干涉现象,从而形成了珠光效应,其珠光效应正是来自于光的干涉。
由此可见,作为珠光颜料的基本构造与天然珍珠十分相似,其差别仅仅是云母钛珠光颜料是平面夹心体,而天然珍珠是球面夹心体。云母钛珠光颜料之所以带有珍珠光泽,是由于珠光颜料晶片平行地分布在载色剂中而引起光的多重反射的效果。同天然珍珠一样,当光线照射云母珠光颜料的表面时,它总是在反射大部分入射光的同时,把剩余的光透射到下一层颜料晶片上,又重复一次光的反射和透射,如此反复,对入射光多次干扰,使白色的复合光分解成五颜六色的单色光,呈现斑斓的色彩。
2、云母珠光颜料的性质
由于在云母微片上沉积包覆的物质的种类以及沉积物质含量的不同,使云母珠光颜料的构造也就有所不同,进而产生性质上的变化及用途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珠光效应
珠光效应是指珠光颜料具有珍珠般的柔和光泽。珍珠光泽是由包覆于云母薄片上的二氧化钛多晶膜对入射光产生多重反射和透射的结果,即光的干涉现象所致。对于粒径小的珠光颜料,由于包覆云母薄片表面的二氧化钛多晶膜像天然珍珠那样,分成许多微小层次,这样当入射光照射到其表面时,就会呈现类色丝绸那样的光泽。这种光泽称为“珠光”。云母钛珠光颜料的这种光学效应,称为“珠光效应”。
(2)金属闪光效应
平滑的金属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给人眼产生的闪烁视感称为“金属闪光效应”。云母薄片通过包覆钛或其他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或者对已制成的云母钛珠光颜料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可以获得一系列金属光泽。例如,单纯用二氧化钛包覆的云母钛珠光颜料能显示注目的银白色金属光泽;银白色珠光颜料用炭黑或石墨包覆,能产生色调深沉的铅金属效果;用氧化银、氧化铋包覆的云母钛珠光颜料呈现乌亮的黑色金属光泽;二氧化钛和石墨混合包覆云母钛珠光颜料能获得深灰色珠光;用氧化铁着色的黄干涉色珠光颜料,具有很强的黄金光泽。
(3)视角闪色效应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由透明的云母薄片表面沉积一层透明的,其折射率较基材云母高出许多的金属氧化物所构成。当光线在折射率不同的透明层界面发生多次光的折射、折射及部分吸收、部分穿透作用时,平行的各种反射光之间必将产生光的干涉现象,因而产生珍珠般的光泽和色彩。当珠光颜料制成涂膜或塑料薄膜后进行观察,对观察者而言,当处于光线的反射角时,能看到最强的干涉色;当偏离反射角时,只能看到珠白色或其他颜色。这种随观察者观察角度的不同而看到不同干涉色的现象称为“视角闪色效应”
(4)色彩转移效应
采用干涉色云母钛珠光颜料制成的涂膜或塑料薄膜,能同时显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的变化称为色彩转移效应或双色效应。正面看到颜料的反射色,侧面能看到其透射色,且色相总是互为补色。例如,采用干涉色幻彩珠光颜料着色的珠光汽车涂料涂装的轿车,其....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