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塑料改性剂
目前,有一种摆脱单纯的、未改性塑料树脂的发展趋势。塑料正在超出其原有特性的范围上被拓宽。循环使用的塑料需要再生,混合料需要增强。因此,选用改性剂是明智而关键的。今天,改性剂也不再仅仅是用来改进冲击强度,其用途还包括作为热变形改性剂和加工助剂。
选择改性剂首先考虑聚合物。被加工的聚合物是晶状还是非晶状?屈服应力是高还是低?是否易于应力开裂?
有关的第一个问题是结晶度。尼龙和PBT一类的塑料不容易进行冲击改性,这是因为其结晶区域作为发生龟裂的部位可以不产生任何固有的屈服或龟裂倾向。而诸如聚碳酸酯(PC)和聚苯乙烯(PS)一类的非晶形塑料则易于改性。
冲击改性的原理是,在龟裂发生初期,及其蔓延之前,通过塑料变形来吸收冲击能。这里有两种变形机理:①屈服或拉伸;②银纹,由极细的微丝汇聚成的微裂纹结构在向树脂蔓延时吸收了能量。
如果塑料是易变形的,即主要是由于屈服而变形的话,则有必要降低其屈服应力。为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并不需要大大地降低其整体拉伸性能,而是将橡胶粒子均匀分散于树脂中以形成应力集中点即可。在冲击过程中,随着应力增加,橡胶粒子彼此可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在龟裂产生之前产生局部屈服。塑料发生屈服的能力决定了它需要多少橡胶。因此,许多小的分散均匀的颗粒最为理想。尺寸为0.12-1.0微米的颗粒用于易变形树脂中。为使所需改性剂最少,应该选择最佳的颗粒尺寸。
如果由一种产生裂纹机理使诸如PS或SAN等树脂变形、需要0.3-4微米的橡胶粒子。大的橡胶粒子可以阻止龟裂发展成裂缝,将由一个裂纹吸收能量转移到两个或三个新的裂纹中,这样可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
橡胶冲击改性剂的类型
诸如EPDM、EEA和EVA一类的本体橡胶必须用机械的方法分散到树脂中以得到所需要的粒子尺寸。然而,当橡胶和塑料树脂不相似时,这样做是无效的。其原因是,在进一步的诸如模塑等熔体加工中,表面张力可使得橡胶从机械分散中分离出来,发生劣质表面形态和起鳞现象。这个问题已通过下述方法成功地得到解决:将EPDM等放入到PP中,两者的溶度系数几乎相等,混合的热力学能超过了分离的表面张力能。
接枝本体橡胶可克服一些前面所提到的缺陷。目前,供应商所出售的带接枝聚合物链的橡胶可增加橡胶和母体树脂的相容性。这样的例子有EP....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