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扑磷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背景及概述【1】
杀扑磷属二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杀扑磷(methidathion)对害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蚧类有特效,还可防治多种棉花害虫。作用方式:杀扑磷具胃毒及触杀作用,能渗人植物组织,不怕风雨淋洗,可杀死叶片或果皮中害虫,亦可杀死叶背没有接触农药的害虫。残效期及药害:在苹果上施药,稀释1000倍,20天后,对苹果考蛾幼虫防效仍有95%,对柑桔褐园纷,施用稀释1000倍该药,残效30d以上。杀扑磷对作物安全,用40环乳油稀释400倍喷洒苹果树嫩叶,连续观察10d无药害。
杀扑磷在果树花前施药,对越冬幼虫及即将孵化的卵均有效。杀扑磷制剂产品多为乳油,毒性高,气味大,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鉴于杀扑磷对蚧壳虫出色的防治效果,如能通过剂型的改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使其毒性得到降低,对于调整我国制剂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和促进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
针对这一现状,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开发出了 350g/L杀扑磷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或囊膜,通过化学或者物理化学的方法,将作为囊芯的农药活性物质包裹起来,形成一种具有半渗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并将它们以一定的浓度稳定性地分散、浮在作为连续相的水中。微囊悬浮剂的胶囊直径一pvc稳定剂般为 1~20 nm。囊芯中的活性物质在控制的条件下缓慢释放,以满足合适的防效要求。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微囊悬浮剂具有延长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高毒农药毒性、防止有效成分分解和挥发、提高药剂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鱼毒、包裹气味等优点。
应用与研究效果【1】
1、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350g/L杀扑磷微囊悬浮剂为中等毒性的杀虫剂,而常规制剂乳油多为高毒杀虫剂,与其相比,毒性显著降低。
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50g/L 杀扑磷微囊悬浮剂对柑橘树蚧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显著。试验剂量下,随着用量增加,防治效果有所提高。
3、同剂量的杀扑磷微囊悬浮剂与杀扑磷乳油对柑橘树蚧壳虫的....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