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常规铬粉性能的分析对比研究
1.前言
制革是指将生皮鞣制成革的工艺加工过程,制革工艺加工过程通常分为准备、鞣制和整饰三个阶段,在这三个不同阶段中又以鞣制最为重要和关键。制革鞣制阶段是使生皮原料皮变为革的质变过程,包括了脱灰、软化、浸酸、鞣制等具体的操作工艺流程,根据鞣制方法和鞣剂使用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类,其中以铬鞣最为主要。铬鞣是现代制革业最主要的鞣制方法,常规而又广泛应用的是一浴铬鞣法:将脱灰、软化、浸酸后的裸皮,利用原转鼓中的浸酸废液,加入碱度为33%的铬鞣剂,转鼓连续转动3~4小时,然后停鼓过夜,次日待铬鞣剂全部渗透入生皮的皮心后,加入一定量的提碱剂(如碳酸氢钠、氧化镁等),提到浴液的碱度,加强鞣制作用,以增加Cr3+与胶原上羧基的结合,直到铬鞣革在不低于95℃的热水中不收缩,鞣制即告完成。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铬鞣剂为碱式硫酸铬(俗称铬粉),根据生产过程中还原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无机还原和有机还原两大类。无机还原的常规铬粉以国外进口为主,像原产于哈萨克斯坦的AK-chrome 33,南非产的Chromosal瓦克 B,土耳其产的Tankrom AB等;有机还原的常规铬粉以国产为主,包括兄弟科技生产的HLS-C,重庆民丰生产的THL等许多公司。众多的铬粉供应商也给制革厂铬粉的选择与应用带来了不少困惑,为了帮助制革厂更全面的了解不同铬粉的性能,选择最适合自身产品的铬粉,本文针对市场上最常见的六种常规铬粉,从含量、碱度、溶解性、鞣制过程中的吸收与结合性能,废液中的铬残留等进行了较....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