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原则及提高相容性的方法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原则及提高相容性的方法
1、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原则
聚合物组分之间的共混改性,为达到改善性能的相应效果,往往需要加入相容体系。一般来说,不同聚合物组分之间的共混需要的是相适应的相容性,从而制得相相之间结合力较强的多相结构的共混物。了解与应用共混物体系之间的更好相容性,应考虑如下几个原则。
(1)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聚合物之间的共混过程,实际上是分子链间相互扩散的过程,并受分子链之间作用的制约。分子链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可以用溶解度参数来表示。溶解度参数的符号为 δ,其数值为单位体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好坏,也可以用溶解度参数 δ 之差来衡量,即 δ 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
如两种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相近,其差值通常要 < 0.2,而两种聚合物溶解度参数之差 > 0.5 时,不能以任意比例相容。例如:PVC/NBR 共混体系,PVC 的溶解度参数 δA 为 9.4~9.7,而NBR 的溶解度参数 δB 为 9.3~9.5,所以 PVC 与 NBR 相容性良好;又如 PS/PB 共混体系,他们的溶解度参数之差 > 0.7,所以两者的相容性差。PVC 与 PS 的溶解度参数之差 >1,所以两者基本不相容。
(2)极性相近原则
聚合物之间共混体系的极性越相近,其相容性越好,即极性组分与极性组分、非极性组分与非极性组分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例如:PVC/EVA、PVC/NBR、PVC/ABS 之间极性相近,所以其相容性好。在考虑共混改性配方设计时,要了解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原则:极性/极性 ≥ 非极性/非极性 ≥ 极性/非极性。极性组分与非极性组分之间一般不相容,例如....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