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洗涤沉降、脱色、过滤、转位反应、干燥、滤液处理。本发明采用蒸发浓缩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中和反应,利用真空负压下蒸发浓缩,提高了热能利用,降低蒸汽消耗,提高了富马酸的产量,有效减少了中和用碱的量,且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适于工业化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洗涤沉降:将苯酐尾气通入洗涤塔进行循环洗涤,当下层循环洗涤液中顺酸的浓度达到20-30%时,将洗涤废水转移到酸水贮罐中进行沉降;
脱色:将沉降后的上清液转移到脱色釜中,利用0.4MPa的饱和蒸汽将上清液加热到50-55℃,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并继续加热至95℃,保温30-60min,得脱色液;
过滤:调整过滤器上的阀门,通过循环泵实现脱色液的循环过滤,当视镜中液体清亮时,切换过滤机阀门,将过滤液转移到转位釜中;
转位反应:向转位釜中加入硫脲进行转位,加热至90℃,保持温度30min,循环水冷却降温至30-35℃,对转位釜中的液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为富马酸粗品,将滤液排放到母液池中;
干燥:将富马酸粗品进行离心脱水,离心时间为10min,然后将离心后的富马酸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振动流化干燥上进行振动干燥,干燥床的温度控制在130℃,得富马酸;
滤液处理:将母液池中的滤液转移到蒸发器中,抽真空至负压,利用0.4MPa的饱和蒸汽将滤液加热到90℃,当蒸发器内液位降至20%时,停止加热并恢复到常压,将其转移到脱色釜中,重复以上脱色、过滤、转位、干燥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脱色釜上设有控制进液流量的调节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转位反应采用0.4MPa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真空度为-10K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蒸发器内设置有蛇管加热管道。
说明书
一种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富马酸工艺主要是顺酸(顺丁烯二酸)催化转位法,随着单套苯酐装置的产能逐步扩大,尾气洗涤产生的顺酸溶液逐渐增多,生产富马酸富余的母液量也随之增大,处理难度增大。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加强,节能减排的要求,富马酸母液处理工艺需要改进与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能耗的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苯酐废水生产富马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洗涤沉降:将苯酐尾气通入洗涤塔进行循环洗涤,当下层循环洗涤液中顺酸的浓度达到20-30%时,将洗涤废水转移到酸水贮罐中进行沉降;
脱色:将沉降后的上清液转移到脱色釜中,利用0.4MPa的饱和蒸汽将上清液加热到50-55℃,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并继续加热至95℃,保温30-60min,得脱色液;
过滤:调整过滤器上的阀门,通过循环泵实现脱色液的循环过滤,当视镜中液体清亮时,切换过滤机阀门,将过滤液转移到转位釜中;
转位反应:向转位釜中加入硫脲进行转位,加热至90℃,保持温度30min,循环水冷却降温至30-35℃,对转位釜中的液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为....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