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区别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分析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然而又极易混淆。这几个概念,有的是尽对仪器而言的,有的既是对仪器又是对测量而言。本文从仪器和测量两方面对此予以简述。
一、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与准确度
1、仪器的灵敏度:
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所测的最小量越小,该仪器的灵敏度就越高,如,天平的灵敏度,每个毫克数越小,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就越小。
又如多用电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表示了灵敏度。
物理意义:
在电表两端加1V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
v
(表头内阻与附加电压之和)为20kΩ,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
U=I
g
R
v
,即,R
v
/U=1/I
g
,显然,当R
v
/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
g
越小,即,该电表所能测量的最小电流越小,灵敏度便越高。
应注意:
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越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故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宜要求过高。
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等而言的。
分析灵敏度(检出限)
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为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或称检出限。
毒品检验;肿瘤标志物....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