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塑化剂知多少
2019年11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控油脂类,酒类食品受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污染风险,保障食品安全。从2011年台湾的“起云剂”事件到近期的“白酒中塑化剂”事件,塑化剂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倍受关注。本文汇总解析了我国目前对食品中“塑化剂”的相关管理规定,供大家参考。
一、塑化剂简介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问答》等资料,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增塑剂。是一类常用的塑料添加剂,主要作用是增加塑料材质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加工性。可用作塑化剂的物质种类很多,如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酯类、聚酯、环氧酯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使用最普遍的增塑剂,常用的品种有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作为增塑剂用于软质聚氯乙烯(PVC)等材料。
1.1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资料,食品中“塑化剂”来源比较复杂,且这种物质本身具有易迁移的特性。经过多轮调查排查和深入分析,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接触食品的塑料容器、管道、包装材料和密封材料等迁移入食品;
二是环境中“塑化剂”对食品的影响,如土壤、水中存在的“塑化剂”可能进入食品链影响食品。
塑化剂,不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不是食品原料,不允许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经过充分安全性评价的塑化剂,可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
二、塑化剂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使用规定
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塑化剂,在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时,需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9685-2016《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相关增补公告的要求。
2.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使用规定
GB 9685-2016中规定的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主要有6种,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与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邻苯二羧酸-二-C8~C10支链烷基酯(C9富集)。详细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
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在首页“知识中心”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